代持是债券市场一种交易手段,不仅在中国,美国等成熟债券市场也普遍存在。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内部风控机制不严是代持背后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重要原因。同时,仅以市场出现的少数违规行为,否定场外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成绩恐怕欠妥,应该在发展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所谓代持,其实质是委托其他投资者代为持有,操作上通常表现为回购交易,通过买断式回购或者现券+远期也可达到类似效果。据了解,导致代持活动大量存在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流动性管理、合理避税等,并非所有代持活动都与违规行为相关。但是,为何在这一行为背后产生了大量的利益输送行为,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尽管管理规定中对利益输送行为明文禁止,但是依然无法避免该类行为的发生。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内部风控机制不严难辞其咎。目前,多数金融机构的内部风控机制相对简单,风险防范措施针对交易本身,而忽视了对岗位的风险控制,风控岗位的独立性不够,风控部门的监督权行使不到位,部分金融机构的风控机制甚至流于形式,即便对异常价格的简单监控都已缺失。从目前出现的违规情况来看,多为“窝案”且涉及部门负责人,这凸显了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薄弱程度。相关监管规定难以落实,为相关从业人员利用管理漏洞进行牟取私利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进入飞跃式发展通道,成为支持宏观经济增长、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一环,以2012年底数据为例,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占比高达14.3%。
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出现,正是一种契机,提醒我们不仅重视宏观层面的机制建设,同时要重视微观主体内部机制完善。此次违规代持风波背后反映的核心就是,微观主体内部风控机制建设落后于债券市场发展速度。未来应当推动落实相关监管法规,加强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立防火墙机制,实现“权责分离”,提高对重点岗位的监控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