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紫荆广场夜景。 郭 辑供图
仿佛转瞬间,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已举办到第三届了。3年间,“三经论坛”从无到有,在两岸及香港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如今,“三经论坛”作为无可替代的“交流名品”,在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三经论坛”品牌是靠什么成就的呢?
成就“三经论坛”品牌,靠的是顺应民意
3年来,两岸及香港大交流、大合作的呼声和方向得到了充分的践行与检验。3年间,两岸及香港民众在大交流、大合作的时代背景和方针鼓舞下,你来我往,络绎于途。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3年前,现任外交部长、时任国台办主任王毅,首倡两岸及香港3家《经济日报》合作交流,并给予了众多支持与帮助。3年后,3家《经济日报》已将“三经论坛”办成了3地合作交流“名品”,搭建起一个两岸及香港民众凝聚共识的平台,让更多人成为了大交流、大合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两岸及香港的民众都珍藏一个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因此都有义务推动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正如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所言:香港人已经遍及内地与台湾许多城市,从多方面参与了内地与台湾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现在,香港人要同国家其他地方的人民一起共圆“中国梦”。
无论是论坛现场上的“坐而论道”,还是日常交流中的“坐言起行”,都离不开深植于每个人心头的“中国梦”。以“中国梦”为起点,“三经论坛”力求成为两岸及香港规模庞大、内容丰富、人数众多、交流广泛的盛会。这个来之不易的品牌,从“心”开始,亦让我们在合作交流中“心心相印”。
成就“三经论坛”品牌,靠的是成果丰硕
两岸及香港目前的良好合作局面,是由3地民众共同创造出来的,成果也自然由3地民众共同享受。每年的“三经论坛”,都会详解最新的政策,阐述最优的选择,力求为两岸及香港民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第一届论坛提出培育两岸及香港产业新亮点,共同打造中华民族自主品牌;加强两岸及香港金融监管合作,开发更多金融产品;借鉴台湾与香港经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创新领域的合作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与认证,等等,引起了各界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第二届论坛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给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要加速推进ECFA后续重要议题的协商;加快推进两岸及香港金融业的开放与合作,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放宽陆资赴台限制;构建两岸及香港通信产业“智慧联盟”等内容,对进一步推进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作出有益探索,其影响超出了预期。论坛形成的许多共识,如今已经结出了果实,变成了现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理念,得到了两岸及香港民众口碑的检验。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为民增利是举办论坛的目标。连办3届的“三经论坛”一届比一届更趋务实,更趋重视,让两岸及香港民众共享改革红利,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民意认同。品牌效应深植两岸及香港民间,顺理成章。
成就“三经论坛”品牌,靠的是不断创新
正是捕捉到和遵循着两岸及香港交流合作逐渐累积的量变,“三经论坛”在每一年都会安排新的富有针对性的议题,以满足两岸及香港不断增长的交流合作需求。
即将开幕的第三届论坛,对议题进行了调整与创新。论坛将致力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探讨,就两岸及香港经济的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和可行途径进行务实交流。另外,论坛还设置金融领域政策沟通和协调的议题,致力于提高合作效益,增强经济合作的前瞻性和协调性。从论坛举办形式上看,参与更广泛、活动更丰富,扎得更深也做得更实。正是这些每一年都适应当下交流形势应运而生的一系列创新,让“三经论坛”的魅力具有了可持续性,生命力日益强大。
“‘三经论坛’从品牌走向名牌绝不是偶然,是时势使然、民心使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在第二届论坛上作出这样的表示。在这个追逐梦想、大胆创新、亟需合作的时代,“三经论坛”将对两岸及香港未来发展最有决定权的基层民众凝聚在一起。这个“品牌”,立足于两岸及香港民众同根同源、同袍同泽;这个“品牌”,立足于进一步增强两岸及香港民众的共识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