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下跌尚未见底 投资购买却已疯狂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黄金下跌尚未见底 投资购买却已疯狂

2013年04月24日 08:22   来源:工人日报   孙喜保 张豆豆

  下跌原因众说纷纭

  此次黄金价格大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轰动。而对于此次黄金大幅下跌的原因,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和热议。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同观点各执一词,爆发了一场“究因”口舌战。

  在《财商》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有48.57%的投资者表示黄金价格大跌的主因是美国高盛集团和德意志下调黄金2013年均价预期,加之消息称塞浦路斯央行计划出售黄金储备以弥补赤字。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分析称,金融市场的暴跌其实并不少见,黄金价格的暴涨和暴跌其实都是正常现象,因为资产价格会深受预期的影响。

  他认为,这次黄金价格的快速下跌主要有两个诱因,一是美国经济开始有实质性的复苏,美元汇率走强,所以对冲基金、持有黄金投资的基金已经开始大规模抛售黄金。第二是一种牛群效应,现在人们对黄金有非常大的误解,很多人相信黄金永远是一个保值、增值的产品,其实黄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投资产品,不会永远保值增值。正是因为大家对黄金盲目的误解,所以造成了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现在牛群效应使得大家在抛售黄金。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从黄金的商品性来看,在经过过去10余年700%的价格上涨后,目前黄金价格出现了泡沫,可能已经显著偏离了基本面能够支撑的水平。例如,有研究表明,黄金的公允价值大致在每盎司80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目前的黄金价格显著高估。从历史走势来看,金价每次大幅偏离上述合理价值后,最终都会向这一水平回归。

  有财经界人士指出,如果黄金泡沫真的破了,牛市就此结束,只有一个原因:太贵了,“黄金这玩意,基本没啥实际用处,既不分红又不派利息,泡沫迟早要破”。

  盲目“抄底”有风险

  但是为什么黄金暴跌,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反而都跑到商场银行抢购黄金?

  其实在中国金民的心理中,黄金不只是投资品,更是珠宝商品。如果当成纯投资品,暴跌之后固然本能地不敢买,但如果当成珠宝商品,那就属于打折促销了,自然要排队抢购。

  但是现在到底是不是消费者购买黄金的好时机?什么时候买黄金最好?

  国际金融学者、《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认为,黄金边际成本在1300美元/盎司,也就是约260元人民币/克,因此抄底价格是1300美元/盎司以下。宋鸿兵认为,黄金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根基,它一动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比如黄金价格上涨直接影响通胀预期,美国现在最怕利率上涨,因为美国股票的上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都是依托于低利率。利率一旦上涨,美国整个经济复苏就瘫痪了,所以美国从今年4月初酝酿打击黄金。

  根据宋鸿兵的介绍,美国银行分析显示,现在黄金的生产价格是1100美元/盎司,加上渠道成本、流通成本、广告成本等等,它的边际成本是1300美元/盎司,约相当于260元/克。如果金价跌破1300美元/盎司,黄金企业就会亏本,那企业就不生产了。不生产了黄金供货量就会减少,市场就会更短缺,所以低于1300美元/盎司显然是稳定不住的。黄金有可能会跌到1200美元/盎司,甚至1100美元/盎司。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黄金价格在大跌之后,已经开始小幅反弹,这也是消费者纷纷出手购买的重要因素。

  专家建议,在多空双方激烈博弈下,黄金目前正处于高危期。对于需要置办金银首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黄金无可厚非。但对于国内的实物金投资者来说,抄底时机仍然未到,近期尽量保持观望,以免出现盲目抄底被套情况的出现。若盲目以抄底的心态去投资,将面临较大风险。

  也有投资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国际金价短期内仍将以震荡波动为主,本轮下跌要企稳还需时日,何时是底并不明朗。投资实物黄金存在诸多风险,除了要考虑国际金价走势,如何变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投资者需对实物黄金投资保持谨慎。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