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愈演愈烈的风暴令基金业开始重新审视债券交易风险控制流程。多家 基金公司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均指出,在既有的风险控制中,是不允许基金经理与丙类账户发生关联的,今后将会进一步强化这些制度的落实。此外,基金公司还将进一步梳理现有的风控程序,尽可能地堵住潜在的、易引发灰色利益的交易漏洞。
修正“唯业绩论”
“需要指出的是,基金业如果想彻底斩断固定收益产品交易中的”黑手“,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领域中过度比拼业绩的风气。”业内人士表示,固定收益产品基金经理一再卷入到债市灰色交易中,其根源在于目前基金行业盛行的业绩排名——众多基金公司觊觎日益庞大的 债券基金和 货币基金客户需求,纷纷要求旗下的基金经理在 债基或 货基的业绩排名上取得领先。由于债基和货基投资的属性,不同基金产品的真实收益率很难拉开差距,这导致部分基金经理不得不借道债券“代持”等违规行为来放大杠杆,从而实现收益率的高增长,在基金业绩排名中获得好名次。
“这种过度比拼业绩的风气,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债基呈现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而是取决于基金经理”违规“的大胆程度。在多年来债券市场几乎没有信用投资风险的状况下,这种”大胆“造就了债基近乎无风险的高收益”神话“,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源错配。”该人士表示,“为追求这种高收益,许多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相纵容了基金经理进行灰色交易。因此,简单地强调风险控制流程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需要基金公司从根子上修正”唯业绩论“的考核办法。”
某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债基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客户的追逐,这反过来刺激债基不得不进入争夺业绩排名的恶性竞争——收益率变得畸形的同时,风险也在急剧放大,而此次债市核查风暴将会引爆这种风险。固定收益产品的特征是低风险、低收益,应当强调它的基本属性而不应过度夸大它的高收益“神话”,只有这样才能给投资者稳定的投资预期,也有利于鼓励基金经理的合规操作。
强化风控制度执行
除了修正“唯业绩论”外,基金公司们还需要真正落实既有的风控流程,而不能将其流于形式。
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饶刚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门从来没有和“丙类账户”做过交易,这也是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风控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担任部门领导开始,我就和所有的团队成员强调,绝对不要去沾丙类账户。无论是谁和丙类账户做了交易,都会严厉处罚,绝不手软。”饶刚说,我们现在也在进一步加强对各种潜在漏洞的监控,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流程,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在上海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监的眼里,基金公司关于固定收益产品的风险控制制度都已经相对完善,之所以出现灰色交易行为,关键在于执行力不够,因此,在风险爆发后,基金公司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再建立新的制度,而是有效地强化现有制度的执行。他认为,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不同,短期逐利行为相对较少,操作也并不频繁,其实监控相对于股票更加容易,如果基金公司能够执行好现有的风控制度,其实就能有效地遏制各种灰色交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