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宾汉峡谷铜矿塌方 力拓预计减产10万吨

2013年04月18日 07:19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矿业巨头力拓旗下位于美国犹他州的BinghamCanyon(宾汉峡谷)铜矿,继4月10日发生大规模塌方后,力拓已要求工人无偿休假。随后,力拓旗下犹他肯尼科特铜业公司周二称,对电解铜和硫酸的交货将根据条款援引不可抗力,公司正在评估重启矿石生产计划的初步阶段。

    力拓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在随后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宾汉峡谷,上周矿井壁滑坡将对我们今年的铜产量有重大影响。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恢复计划,以最大程度减少经济影响。”

    记者从报告中获悉,“科力托犹他铜矿在其东北部矿壁的岩土断层发生滑坡,目前,与Cornerstone铜矿床扩建相连部分的废物搬运已经重新开始,但是矿石生产仍然暂停,重新开始生产的时机仍然在评估之中。该矿区的选矿厂已经关停,冶炼厂和精炼厂目前以降低的水平运营。根据对目前可获取信息的前期评估,力拓方面估计2013年科力托犹他铜矿的精炼铜产量将比此前预期大约少10万吨。

    由于犹他肯尼科特铜业公司是美国第二大铜生产商,宾汉峡谷铜矿项目也是全球重要的露天矿之一,其去年铜产量为16.32万吨,黄金产量为20万盎司,因此,其停产被市场认为“有可能大幅减少铜的供应,进而推升全球铜价。”

    对此,生意社钢铁分析主编何杭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预计该矿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暂停运作,将影响力拓的产出和盈利,进而导致今年全球的铜产量萎缩。”

    至于不可抗力将导致什么后果,何杭生表示,“根据该合约,若买卖合同签订后,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下一步,该公司如何扭转该局势,这将取决于公司如何使用库存和低品位矿石。”

     4月17日,力拓公布了其2013年一季度经营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力拓一季度全球铁矿石发货量和产量双双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全球铁矿石产量达6120万吨,同比增长4%;按股权计为4825万吨,同比增长6%,但环比下降8%;全球铁矿石发货量为5731万吨,同比增长7%,但环比下降14%。

    对于第一季度的业绩情况,力拓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称,“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业务表现强劲,已经从季节性天气影响中快速恢复。公司位于皮尔巴拉和蒙古的两个重要项目在第一季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力拓方面正实施包括节约现金成本的恢复计划以尽量降低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

    力拓还强调,将皮尔巴拉铁矿石年产能扩至2.9亿吨的计划仍在按预算及按时进行,并可能在3季度加速完成,到2015年上半年年产能将进一步提至3.6亿吨。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