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千红制药3年增长目标或成泡影 投资者损失谁买单

2013年04月15日 07:53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蒋远函

  上市前在招股书中将公司前景描绘的十分美好,而上市之后所谓的快速增长、美好前景却迟迟无法实现,这就是千红制药(002550.SZ)在上市两年多后,给市场交出的一份答卷。千红制药当然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无法实现业绩预期,但那些听从企业预期宣传而被误导的投资者们的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

  上市前后业绩增长差距明显

  在4月13日千红制药发布的2012年报中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85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23%;实现净利润16,180.30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28%。

  如果单纯就千红制药2012年报而言,该公司给出的业绩数据虽然不能被称之为好,但总体而言也不能说差。但如果将千红制药上市前后的业绩相比较,差距就比较明显了。

  千红制药2011年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在上市之前的2007年-2010年四年中,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559.61万元、47,164.25万元、74,376.68和114,476.72万元,其年增长均在50%以上。在净利润方面,千红制药2007年-2010年间的增长也同样快速,四年中分别实现净利润4565.54万元、9037.84万元、12,569.34万元和15,052.77万元,年增长同样迅速。

  而2011年上市之后,千红制药的业绩增长速度开始迅速放缓,甚至部分指标出现倒退。据统计,2011年千红制药实现营业收入73,765.28万元,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35%;净利润方面,千红制药2011年净利润为15,224.80万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仅为1.14%。

  一般而言,企业上市往往能够促进企业更进一步发展,而千红制药上市却成了企业由快速发展转为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分水岭,令人大跌眼镜。

  发展目标已镜花水月

  伴随着业绩的不理想,千红制药上市之初构思的美好蓝图也几乎宣告破产。

  在千红制药的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写到:“本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0%”。但就目前而言,千红制药这份发展目标是很难实现了。

  上市前的2010年,千红制药的销售收入为114,033.85万元,上市后的2011年和2012年,该数据为73260.07万元和71858.31万元,上市后下滑明显;而千红制药在利润总额方面,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数据分别为17,436.99万元、17860.17万元和18,650.32万元,涨幅不足5%。

  从上市之后头两年的情况来看,千红制药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涨幅远远没有达到招股说明书中所预计的年增长30%和20%的目标,甚至销售收入距离上市之前的水平也差了很多。

  此外,在募投项目建设上,千红制药的进度也备受质疑。按照千红制药上市之初的计划,其募投项目中的肝素原料药及制剂扩产、胰激肽原酶原料药及制剂扩产和门冬酰胺酶原料药及制剂扩产是助推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项目。但从上市后两年多的建设时间来看,千红制药在募集资金充裕且即使到位的情况下,预定时间内以上项目并没有完成。虽然千红制药在2012年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变更,但就其2012年年报中所反映出的以上三个募投项目分别为3.30%、0.52%和6.89%的建设进度而言,离市场的预期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投资者的损失谁来买单?

  千红制药经营业绩上的不给力,在股票市场上有着最直观的反映。

  千红制药上市时的发行价格为32元,而在上市后不久股价就一路走低,在2012年12月曾一度跌至16.92元的谷底。虽然进入2013年后,千红制药的股价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其32元的发行价格。

  投资本身是存在风险的,这毋庸置疑,但上市公司能否向投资者如实有效的传递企业的真实情况,是投资者评估投资风险、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千红制药在这方面是很难令投资者满意。上市前招股说明书将企业的前景描述的非常美好,而上市之后的业绩却无法达到先前的预期,误信了上市公司业绩预期宣传的投资者,难道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在消费市场上,如果我们听信了商家广告中的宣传购买了商品,而事后被证明广告宣传的效用是假的,那么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商家的虚假宣传,也能获得相应的赔偿,弥补自己的损失;但在股市投资中,我们听信了上市公司的误导而造成了损失,难道上市公司不应该为没有兑现的话付出代价吗?”有投资者如是表示。


(责任编辑:华青剑)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