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预报“成绩”差距巨大 东方日升业绩蹊跷

2013年04月12日 08: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相隔不到2个月,东方日升2012财年亏损额就从2.5亿元变为4.8亿元,两次预报“成绩”差距巨大,这令投资者觉得蹊跷。

    亏损加剧

    今年2月26日,东方日升的2012财年业绩预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2.5亿元,同比下滑了562%。

    值得注意的是,4月2日,东方日升此前的业绩预报被修正,亏损额从2.5亿元扩大到4.8亿元,同比2011年的5412万元盈利重挫994%。

    东方日升今年1月曾在2012财年业绩预告中称,业绩变动原因很多,“尽管光伏产品销售量增长,但受到光伏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以及欧美国家加强对光伏产业贸易保护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产品价格同比出现了大幅下跌,而且运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

    同时,企业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大幅上升,而且有客户违约,部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了。

    理由遭质疑

    “本次对前次业绩快报进行修正的主要原因为:受保加利亚作出包括向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小型水电站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商追溯性征收1%-39%不等比例入网费的决定影响,公司在保加利亚电站项目出现了明显的减值迹象,公司做减值测试后发现,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7046.35万元。”

    不过,一位光伏行业分析师表示,这一资产减值实际上应该在去年底甚至是今年2月的第一次业绩快报中就可以预测到,因保加利亚的政策调整在去年9月就已对外公布了,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快报的判断应是第二年的1-2月,东方日升来得及计算这笔损失。

    东方日升还表示,减值的另外两大原因是,该公司的重要客户——超日太阳出现重大经营及财务困难,其大多数资产已被质押、抵押或查封、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且该客户预计2012年度将出现较大亏损,东方日升多次前往催收货款,但均无实质结果,因此对该客户准备了应收坏账计提准备金8417万元左右。另外,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也大幅下跌,估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高达1.297亿元。

    “但这两大理由也有些牵强,超日太阳的情况去年12月初已被媒体报道,而作为合作伙伴的东方日升应该更早了解此情况。在东方日升发布2月26日业绩快报之前,算出与超日之间的计提应收账款也并不是件难事。同样,光伏电池片及组件价格于2012年的整体下跌趋势,该企业应在去年底就很清楚。”前述光伏分析师提出了质疑。

    对于上述疑问,东方日升有关人士表示,这两次业绩快报,分别由该公司内部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来做。2月26日登出的首次业绩快报由公司内部做出,而4月初的业绩快报修正则是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初审建议而来。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企业的年度业绩快报应在2月底登出,但会计师事务所初审结果来不及在2月底前上交。

    “在当前证监会要求众多IPO企业进行自查的前提之下,已上市公司的财务诚信和财报严谨程度,也是证监会关注的核心焦点之一。如果其不能尽快修正业绩或者财务数据的话,可能比较麻烦。”东方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说道,“因此,有可能东方日升在接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后,也希望尽快地对外公布相应修改数据,以免在公布最终年度财报时遭受到各方的询问与质疑。”

    关于此次业绩修改,业内有一种猜测,东方日升2-4月这段时间是否在和银行谈贷款或者其他资金支持事宜,不想让银行看到其财务恶化的情况,才出此策。东方日升上述人士则表示,对此不便回应,但公司财务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

    不过,东方日升近期一连串的动作,让该企业的资金面显得不是十分充裕,其已多次通过超募资金来做流动资金的补充,近期的流动资金补充额为1.8亿元。而且,该公司的大股东林海峰也已把自己所持有66%的股权,质押给中国进出口银行用来贷款,占该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也高达28.57%。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