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多家涉钢贸上市公司财务藏风险

2013年04月12日 07:0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李晓辉

  去年下半年,上海地区多起钢贸质押纠纷事件使钢材贸易行业遭受重创。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大量钢贸企业纠纷仍未解决。多家涉及钢贸上市公司保守计提的背后隐藏着财务风险,在今年钢市仍不见明显好转背景下,风险不容忽视。

  资产减值损失不足

  五矿发展2012年报显示,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493.88亿元,同比减少9.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6.5亿元,同比减少4161.87%。

  不过,6.5亿元的亏损额或许并不能真正体现五矿发展去年业绩。五矿发展是中国最大的钢贸商之一,其2012年年报显示,大宗品贸易额为1391.37亿元,其2012年钢材贸易量约2600万吨。按去年市场平均每吨钢材4000元估算,其钢贸额逾1000亿元。中国证券报记者翻查其财务数据后发现,五矿发展2012年应收账款为41.07亿元,存货达95.78亿元,但资产减值损失仅有1.09亿元。

  一位会计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无论从应收账款坏账比例,还是存货坏账计提比例来看,计提明显过低,这1.08亿元计提显然无法完全反映出公司经营风险的释放。”

  对于五矿发展如此低会计计提的原因,中国证券报记者未能获得公司发展方面的明确回应。

  去年钢价走势也不能支持五矿发展如此少的减值金额。“如果是有存货,显然存货价格高于目前市场价格,且这种账面亏损很难随时间弥补。”一位钢铁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去年钢价走势前高后低,年初均价是每吨4500元,最低到9月底的每吨3600元左右,年底反弹到每吨4100元。

  财务风险仍未释放完毕

  有央企背景的物流仓储企业中储股份也存在减值风险释放不充分的问题。从其财务数据看,2012年,公司应收账款9.29亿元,存货12.88亿元,但资产减值损失仅4545.7万元。

  中储股份2012年预付款高达34.40亿元。公司解释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于年末预付较多的货款所致。在中储股份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中,有240多亿元为包括钢材在内的大宗品交易。去年该公司也涉及到近1亿元的钢贸纠纷。不过,对上市公司来说幸运的是,3月中储股份以2436.73万元价格将涉及钢贸纠纷的旗下子公司北京中储物流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

  去年四季度,除了中储股份外,中钢天源、象屿股份、厦门信达、马钢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接连陷入钢贸风波。不过,这些公司都没有中储股份这么幸运有大股东兜底。

  据我的钢铁网不完全统计,2012年国内钢材仓储领域爆发上百起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等信贷案件,重挫钢贸和仓储企业的信誉。

  “钢贸行业生态链岌岌可危,事件过去有半年多了,目前还是没有明显好转,”上海一家出库量100多万吨的钢材仓储企业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去年夏天开始,资金周转紧张,流通环节一直在去库存,囤货和周转量比往年少很多。现在没有银行给钢贸企业贷款,即便是有授信的大钢贸企业,现在对钢贸也变得很谨慎。

  今年以来,一直持续有钢贸纠纷案件开庭。前述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短期内都无法解决,都期望多角债务能滚动起来,前提是要钢材市场好转,但目前情况还不支持这种判断。

  今年钢铁业盈利不乐观

  上述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做钢材贸易的企业毛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如果毛利能做到3-5%,也算是经营水平很高的企业。

  对于2013年的展望,建发股份表示,公司综合物流、贸易和监管业务均与大宗商品特别是黑色金属相关。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这将成为影响公司业务开展的风险因素。

  今年以来,国内钢价随着2012年末的城镇化概念有较乐观预期,不过随着实际需求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国内粗钢产量不断创出新高的压力,钢价冲高后快速回落,成交量萎缩,近1个多月在每吨3800-4000元区间震荡。

  多家券商报告认为,当前面临市场传统的春天旺季的到来,对市场并不悲观,制约钢市的长期压力还在,尽管大概率有季节性需求的到来,但对于钢贸行业的盈利空间仍难言乐观。

  宝钢股份董事长何文波4月1日在宝钢股份201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预计,钢铁行业微利状态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上述钢铁业内人士表示:“钢贸业实际上与钢价的绝对值高低没关系,只跟波动价差有关系,但现在波动越来越小,即便是有波动,涨跌转换也是非常快,很难赚钱。”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