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美的电器连续四涨停 集团整体上市一箭多雕

2013年04月09日 08:25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贾丽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海尔、美的、格力三大家电企业将继续领跑,家电格局不会改变,但巨头竞争空前激烈

    在连续三日涨停,节后交易的第一天,美的电器又迎来第四个涨停,显示出其刚刚亮相的整体上市计划备受市场关注。4月8日,美的电器收盘价为13.44元/股,创十个月以来新高,停牌前至今,美的电器涨幅达46%。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美的集团披露信息估算,整体上市后的美的集团,市值可达763亿元。而对于整体上市时间表,美的集团董事李德飞表示,尚需取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

    与整体上市计划同步进行的还有公司曾提出的“再造一个美的”的发展目标,而此番集团能否资源整合,发挥最大优势让利润快速“奔跑”,也成为了业内关注焦点。  

    如整体上市

    将成A股规模最大白电上市公司

    日前,美的电器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拟以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的方式来实现整体上市。自4月1日开盘后,就连续三天牢牢封死在涨停板。4月8日,美的电器继续涨停,成交额达32亿元。停牌前的2012年8月24日,美的电器股价为9.18元/股,截至昨日涨幅超46%。

    纵观中国家电企业,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曾有先例,早在2004年,TCL集团通过吸收合并TCL通讯,换股IPO成为中国境内首家整体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产业链整合和上市,为美的集团带来规模效应和市值双向提升。根据计划,此次美的集团发行7亿股,发行价格为44.56元/股,发行后美的集团总股本为17.13亿元,粗略可算得美的集团市值达763亿元。

    有数据显示2012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1027亿元,净利润61.4亿元。而此前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发布2012年年报显示,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为798.57亿元和1000.84亿元。如此来看,美的集团或将成为A股营收规模最大的白电上市公司。

    家电观察家刘步尘表示:“未来几年,海尔、美的、格力三大家电企业将继续跑在前三位,家电格局不会改变,但巨头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整体上市完成后,美的将实现大家电、小家电、电机、物流全部业务的上市。“美的集团将成为中国产业链最完整、涉及产品范围最广的家电业上市公司。同时加剧家电寡头的竞争。”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美的此前设计、销售、物流等领域各自为政,重组后界限将消失。美的集团一位高管透露,此前开设的专卖店,在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后,将有部分被整合为大型综合卖场,从而有效摊薄单件产品销售成本。未来美的各产业规划,将从整体角度,系统化运作。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整体上市是国际规模型企业的一贯做法,这种上市模式有利于理顺上市公司与集团较为复杂的股权关系。以往,很多企业存在上市公司与大股东纠缠不清的情况,甚至产生利益输送。美的集团和美的电器合二为一,治理结构将更加透明化、公众化。”    

    理清股权关系

    职业经理人与大股东利益捆绑

    去年,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卸任董事长一职,退居幕后,将美的集团交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在完成最高管理者交接班后,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更将实现整个公司经营管理和董事会决议的高度透明化、规范化。

    “整体上市之后,美的集团监事会、董事会等机构更为健全。各方面机构制衡监督,内部有了层层制约、互相规范的运作机制,形成良性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美的集团发展的有条不紊,给何享健一剂定心针。”业内人士认为。

    此次美的集团不仅梳理出清晰的治理结构。美的集团亦形成实际控制人、战略投资者及中高级管理层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同时,解决了管理层中长期激励问题。

    “中国很多企业,有千亿元规模,但缺乏千亿元内部体系支撑。体系调整,成为未来几年家电企业的共同趋势。”洪仕斌表示:“A股市场不乏这样的案例,将垃圾资产以高估值注入上市公司,损害股民利益。在美的集团上市整个过程中,妥善维护各个层面股东利益成重点。”

    “股权激励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做的,把担子交给职业经理人同时,将职业经理人利益和大股东利益捆绑,才能调动职业经理人积极性。股东多元化结构决策更具理性,从而减少公司决策失误。”梁振鹏如是说。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家电行业高速增长的环境已发生变化,美的以持续的盈利能力为核心,放弃过去盲目追求规模的发展模式。未来2年-3年优化效果会进一步显现。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