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禽流感概念再度爆发 医药板7股涨停 买方均为营业部
(文/表 记者涂端玉、张忠安)
上证指数昨日再度下跌0.11%,继续创下年内新低,但受H7N9禽流感感染扩大影响,禽流感概念股却集体爆发,带动整个医药板块逆势上扬,其中,在医药股中,7只个股涨停。记者对比发现,这些个股中,却少有机构身影,基本都是游资在借机炒作。
在经过前一日集体爆发之后,4月2日早盘禽流感概念股本已出现退潮迹象,但4月2日,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信息,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四位患者均病情危重,正在全力抢救,其中45岁女患者许某从事活禽宰杀工作。加上此前上海等地相关疫情,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有所扩大,引发市场再度关注禽流感概念股。
银河证券表示,目前禽流感H5 型疫苗为国家强免苗,H9 型疫苗是市场苗,国内外还没有H7N9 型疫苗,若疫情继续传播,国家将组织国内有研发实力的禽类生物疫苗龙头企业研发生产H7 型疫苗,禽流感疫苗企业存在主题性投资机会,可关注禽类疫苗的龙头企业大华农、瑞普生物。
但记者对比发现,昨日参与操作的基本都是散户或游资,少有机构身影。如海王生物昨日买入的前五大交易客户分别是海通证券上海玉田支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广发证券佛山汾江中路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以及华泰证券成都蜀金路营业部。而在东北制药交易席位中,一个机构席位大幅卖出,成为第一卖空者。
外资药企忙“分家” 中资公司忙“联姻”
A股中成药龙头天士力近日宣布将启动14.5亿元的资金收购帝益药业100%股权,两家企业“合二为一”。而自2012年以来,中资医药企业“联姻”异常活跃,重组并购涉及金额超200亿元。与此相反,外资药企巨头却流行“分家”,跨国制药巨头雅培2013年宣布“一分为二”。
雅培等跨国药企忙“分家”
日前记者从雅培中国获悉,其从300家入围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CRF Institute颁发的“2013中国杰出雇主”荣誉,这是继2012年后雅培再次获得该荣誉。记者了解得知,这家跨国制药巨头开年宣布刚刚完成一次分家。雅培目前已“一分为二”为“多元化医疗产品公司”雅培以及“研究型制药公司”艾伯维。前者产品组合包括医疗设备、诊断测试、仿制药以及营养品等,后者则主要从事专利药品的研发和生产。
据了解,拆分后的两家公司体量规模旗鼓相当,2012年营业额分别约有220亿美元、180亿美元。
雅培拆分并非首创。在此之前,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拆分了其旗下美赞臣奶粉业务;2012年,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完成了惠氏奶粉业务的剥离,最终惠氏奶粉被雀巢公司以118.5亿美元高价收购。
天士力等中资企业忙整合
4月2日,天士力发布公告称,拟以14.5亿元现金收购天士力集团及天津崇石创投合计持有的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100%股权,将两家药企“合二为一”。群益证券分析师指出,帝益药业为化药企业,制剂品种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的降压、降脂,以及肝病治疗领域。因此,该分析师认为,随着帝益药业资产注入,天士力将形成中药、生物药、化药三大制药技术平台集成优势,支撑中长期业绩成长。
近期国内医药企业并购“联姻”异常活跃,数据显示,去年以来,13家公司仅收购项目的再融资就达到197.67亿元。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工作现场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尹力指出,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GMP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
因此,有分析预计,在新版GMP认证期限来临之前,医药行业的重组并购将大幅提速。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27家A股医药企业发布收购报告。仅在3月20日当天,就有和佳股份、*ST吉药、现代制药同时发布资产收购消息。另外,海正医药、新华医疗、香雪制药、信邦制药等医药公司都加入了收购大潮中。
上市公司
手握巨资不差钱
“收购肯定需要有足够的现金,而很多医药行业去年都在资本市场筹集了不少资金。”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医药行业分析师昨日告诉本报记者。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2年以来包括海王生物、丰原药业等16家医药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累计募集资金为163.84亿元。已经公布定向增发再融资预案的公司还有28家,合计募集资金达到258.84亿元。同时,在债券市场上,医药企业也很积极,去年以来已经有32家公司发行173.75亿元的企业债。此外,新华医疗通过配股获得6.21亿元的现金支持。同仁堂则利用可转债筹集资金12.05亿元。
从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医药企业也不差钱。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99家上市药企发布2012年年报,可支配的货币资金合计达到841.91亿元,同比增长10.01%。应收账款为509.95亿元,同比更是大幅增长22.21%。
分析:药企资本运作为何内外有别
为何一个又一个外资药企开始热衷于分家,而中资企业却忙于收购?有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外资药企产业链较多,为了规避误伤风险,分拆不失为一种最优选择。而国内药企整体分散,市场占有率偏低,只有通过收购整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品牌效应和整体实力。
一位医药行业研究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拆分有两大好处,首先就是提升不同业务自身的价值。就拿奶粉、保健品和专利药来说,无论研发投入、回报率还是经营渠道、产品风险等,彼此间都存在很大差别,‘单飞’之后各自发展没什么不好,如果统一在同一家公司下面反而可能自身价值被低估,而且产品线越长,监管难度就越大,旗下一种产品出事,就可能误伤其他产品。”
他拿近期炒得火热的“山银花事件”举例:“就因为广药收购的广西一家子公司盈康药业被爆出维C银翘片或存问题,现在广药旗下其他公司的银翘片也颇有压力,甚至火还烧到了王老吉凉茶身上。”他借这事指出,外资药企越来越倾向于奶粉和制药“各顾各家”的明智之举就在于:奶粉业务高利润也高风险,制药业务成熟稳定但增长或较缓,一旦前者出事,后者不至于被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