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人民币对美元破6.20 中间价时隔11个月再创新高

2013年04月03日 07:01   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制图 何将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昨日再度刷新历史高位。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4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升破6.26,创出历史新高。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连续三个交易日刷新汇改以来的纪录,升破6.20。

  ◇事件

  即期汇率连续三日刷新纪录

  4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586,较上个交易日升值88个基点,首次升破6.26,超过去年5月2日创下的历史高点6.2670,并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走高。

  即期市场上,昨日银行间询价系统即期汇率开盘报6.2016,收盘报6.1986,强势突破6.20关口,至此,人民币汇率连续三个交易日刷新纪录,为1994年汇改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2080相比,上涨94个基点。

  事实上,从今年3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就一直接连上升。今年3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9年来首次突破6.21;3月29日盘中即期价格触及6.2090,创汇改以来新高;4月1日,又以6.2074刷新纪录。

  据统计,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去年末已上升0.36%,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探因

  强劲经济数据提供上涨动力

  对于近日人民币汇率的走强,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近日中国出口等宏观数据支撑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近期中国的出口和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数据相对较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市场对中国经济动力不足的担忧,这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强的主要原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这是人民币升值的客观基础;从外部看,近期全球主要央行还在宽松货币政策上加码,中国仍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理想目的地之一,热钱流入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分析

  人民币中长期不会大幅升值

  持续上涨的人民币汇率,虽然肯定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成果,但是市场也担心,人民币若持续升值,会对中国出口构成压力,甚至引发热钱等资本流入。此前央行和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月新增外汇占款规模扩大至683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322亿美元,连续5个月顺差,并处于高位。

  交行金研中心指出,从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的大背景下,预计企业和居民的结汇意愿依然强烈,加之有一定资本流入压力,人民币仍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升值压力。但中长期看,维持汇率基本稳定仍是政策首选,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大可能出现。

  “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有所放慢,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具备大幅升值的空间,且大幅升值对出口不利。”交行金研中心预计,2013年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运行格局,弹性可能有所增大。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也表示,未来两三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肯定会放缓,能够升值1%至2%就差不多了。

  ◇看点

  香港银行掀起人民币加息潮

  今年年初起,因人民币流动性充裕,香港银行业陆续下调人民币定存利率,不过昨天,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刷新历史高位,香港一些银行也推出了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的优惠。

  恒生银行宣布,从即日起至6月29日,在该行存入2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则可享受年化利率2.28%(3个月),2.38%(6个月)的优惠政策,更能享受1周年化收益率达到6.38%的优惠。

  中银香港也从4月2日起至4月30日,上调个人客户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个人客户以2万元人民币新增存款或者兑换而成的资金,开立3个月或6个月人民币定期存款,分别可以享受年利率达2.3%及2.4%的优惠利率。

  记者查询发现,在上调之前,香港银行一般3个月和6个月期的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在0.55%-0.60%之间。

  京华时报记者 马文婷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