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达到数万亿的银行理财资金将被戴上紧箍咒。近日,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公示每个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对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进行监管的重点。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规范理财业务投资运作,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将会下降。
产品投资去向含糊不清
又到3月底,各家银行都铆足劲推出了系列理财产品,为季末揽储冲刺。与之前相比,新出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明显上升,不过,据记者了解,部分理财产品只是对投资期限和预期收益率有明确说明,未对资金流向、投资渠道这些更重要信息作详细解释。
特别是一些走“组合投资”模式的产品,这个“组合”里面有些什么内容,银行多以“投资于多种资产包括优质企业的收益权、信贷资产”等字眼一笔带过,并不明确公布投资标的。
杭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深理财师表示,银行方面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该公示投资标的。一般来说,资金的投资渠道大致分为股票证券、基金、债券等几大类。其中债券周期长,但相对有稳定的收益,比定存收益要高;股票证券、基金的收益较高,但风险也高,不适合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对资金池进行监管清理
此次,银监会下发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坚持资金来源运用对应原则,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要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对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进行重点监管。
“此次,银监会强调理财产品资金来源‘一对一’,并重点监管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类产品,这相当于为投资者筑起一道防火墙”,杭城一家国有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此前,一些银行把募集来的资金放在同一个池子里(俗称资金池),监管机构已开始对部分银行的‘资金池’理财产品进行检查。”
据记者了解,所谓的资金池,即银行把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无法做到每只理财产品的单独核算和规范管理,银行通过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的资金运作方式做高产品收益,当后续资金不足时,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去年10月,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类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滚动型产品收益或下降
最近,杭州市民李女士收到了多家银行的理财短信,收益率有高有低,同样是三个月的产品,一家小银行给出的收益是4.8%,而一家大银行给出的收益是4.3%,李女士士算了一笔账,3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照4.8%的收益率,到期后收益3550元,而收益率为4.3%的产品,到期收益为3180元。李女士选择了前者,并坦言不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
“银监会强调每个理财产品公示投资对象,会帮助金融消费者隔离风险。”上述理财师分析说,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投资者主要关注收益率,而忽视了风险。银监会是为了让投资者明白钱到底投向了哪里。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合宏观经济背景,分析产品是否可能达到预期收益,做到心中有数。
一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分析,今后银行资金激活理财类产品可能会面临退市,一些超短期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将大幅下降,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会下调。
市场反应
昨天银行股一跌,亏掉了一年分红
本报讯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去年共赚了7745.73亿元,相当于每天赚21.22亿元。银行腰包鼓了,分红也特别大方,今年分红堪称史上最慷慨的一次。不过,投资者还没从银行股慷慨分红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昨天一条消息却引发了银行股的暴跌。
昨天,A股16只银行股齐刷刷出现暴跌,其中兴业、民生、中信、浦发、南京、平安、华夏、北京8只银行股罕见地纷纷触及跌停。至收盘,兴业银行仍跌停板,平安银行、中信银行跌逾9%,跌幅最小的五大行也均跌逾2%。机构资金昨天纷纷从银行股恐慌出逃。成交龙虎榜显示,昨天兴业银行卖出前五位中有4家是机构席位,卖出金额高达11.42亿,而两家机构买入金额只有2.86亿,机构净卖出金额超过8.5亿。
引发银行股暴跌的原因,是银监会近日下发的一则通知:《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湘财证券杭州教工路营业部投资顾问陈枫华认为,通知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并不大,市场反应有点过度。“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对该业务今后健康发展应该是好事。市场如此反应,只能说明原来的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比较乱,大家对银行股缺乏信心。”
年报显示,2012年五大行净利润共计7746亿元,增幅13.77%。腰包鼓了,加上证监会鼓励分红的政策,今年银行股分红大多比较慷慨。在已公布年报的7只银行股中,五大行分红就达到2680亿元。对照历史数据可以发现,今年各家银行的分红最为慷慨。其中,工行每10股派2.39元(含税),以昨天收盘价来算,股息率为4.77%,浦发银行的税后股息率为4.39%。如果投资者买入是为获取分红收益,昨天这一跌就基本上将2012年度的分红亏光。(本报记者 王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