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什么能赚钱,我们就干什么!”某基金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如是说。极其简单的一句话,便代表了已成立的26家基金公司子公司以及诸多等待批文的子公司的迫切心态。
业内人士透露,众多基金公司子公司成立后,首先出击的便是短、平、快项目——通道业务,即利用政策特许牌照为客户提供通道,并收取所谓的“通道费用”。此前,该项业务主要为信托和券商在做,基金公司子公司的强势介入,使得基金业的触角直接延伸至信托、券商的业务领域,一场新的切分“蛋糕”之战在所难免。而这,或许正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跨界整合的真意所在。
套利空间浮现
强势介入通道业务的诸多基金公司子公司,或许会迎来一场难得“盛宴”。而促成这场“盛宴”的背景,则是针对信托和券商在通道业务上愈发严厉的监管。
去年以来,银监会对信托行业的诸多业务进行了规范,接连叫停了多项信托的通道业务,而在近期,关于监管层有意暂停券商资管通道业务的传闻也频频出现。如此一来,通道业务的“三驾马车”中,信托和券商主导的格局将可能被打破,而基金公司子公司虽然是后来者,却有望借助这个契机迅速实现规模的扩张。
某基金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坦言,通道业务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依赖的主要是政策的特许牌照,一旦针对信托和券商的监管力度加大,将会对基金公司子公司形成竞争优势 ,有利于基金公司子公司度过最艰难的“新生期”。“因为信托通道业务的叫停,券商资管在通道业务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同理,如果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也收紧,哪怕只是一段时间,也将会刺激基金公司子公司通道业务迅速壮大。不管中长期效果如何,单纯从短期效益来讲,这是一件好事。”该负责人说。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6家基金公司旗下已设立子公司。除了寥寥几家子公司明确了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外,多数子公司仍将通道业务作为短期冲刺规模的重要推手。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具备先发优势和人才储备,基金公司子公司介入通道业务将会以降低费率作为竞争的砝码,业内人士担忧,这样有可能掀起一轮新的恶性竞争,最终使得该项业务难以成为子公司的盈利来源。
多渠道跨界“夺食”
事实上,除了基金公司子公司意欲染指的通道业务外,基金业还从多个不同的渠道扩张资产管理业务,跨界“夺食”的野心跃然纸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基金公司子公司将私募股权投资、股权质押等业务纳入重点发展方向,这已经超出了与券商和信托的传统竞争范畴,将业务的触角伸至更宽泛的资产管理领域。如在私募股权领域,一些子公司意图通过发售产品募资的方式,利用股东的背景和投研力量,介入到PE、VC以及现有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业务中;在房地产融资、股权质押领域,一些子公司也并不满足于提供通道服务,而是希望通过成立产品或其他方式来实现更深层次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