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董登新:境内资金充裕吸引准红筹回归

2013年03月28日 07: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刘国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境内资金面的充裕是吸引越来越多红筹架构公司转战A股市场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中资概念股在国际市场面临的监管和做空压力,也成为促使其在境内上市或甘于被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证券报:近年来许多公司拆除红筹架构,返回A股上市。从国内外融资环境来看,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董登新:主要是国内市场的资金面比较充裕。最近10年来,我国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包括许多民间资本在内的资金都在不断寻找投资方向。无论是红筹股回归还是借壳上市,在A股市场上都会有坚实的资金基础。

  中国证券报:红筹公司回归,与境外市场的监管压力有何关系?

  董登新:现在并不是美国等地的股市对中资公司上市收得紧,而是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害怕去美国上市。从最近两年美股市场上披露出的一些中资公司财务漏洞或造假事件来看,市场做空力量对中资概念股有很大压力。另外,美国市场严格的监管也让中资概念股饱尝苦头,许多通过买壳上市及反向收购挂牌的公司,都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尤其是受到市场做空机制的“糟蹋”。还有不少中资公司,既有外部的巨大监管压力,也有内部经营管理的不善。

  中国证券报:红筹公司回归,在境内外估值差异方面又有哪些考量?

  董登新:目前来看,无论外部的市场环境怎样,中国民间的资金是非常充裕的,为红筹股的回归、到国内来筹资提供了重要机会。尤其是创业板,为首发融资提供了较高的估值。不过,现在国内搞IPO再审查,是非常严厉的。现在在国内A股上市最大的成本是排队成本,等待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中国证券报:红筹架构的历史意义将延续到何时?

  董登新:我觉得红筹架构的意义会逐渐淡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将更加灵活。以香港为例,随着香港和大陆经济一体化的越走越近,红筹概念的界线实际上也在淡化。当然,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虽不断获得松绑,但直接登陆海外股市还是要面临一些法律上和会计制度上的障碍,通过红筹架构方式表现出国际背景,对企业走向境外融资仍有裨益。

  中国证券报:对于红筹公司回归,监管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董登新:应该强化监督。在符合政策的背景下,满足A股上市的标准就可以进行融资。随着未来沪、深、港股市走向一体化,资本市场也将实现一体化发展,规则方面有望走向趋同,从而方便市场的融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红筹架构的变革只是中国股市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元素。中国股市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是中国股市改革的方向,无论怎么变,都是要令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三大进程协同推进。


(责任编辑:慕玲玲)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