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气改应理顺价格顾及民生 只涨不跌难获“掌声”

2013年03月26日 07: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有媒体日前报道称,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至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另有报道称,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目前中国能源价格仍太低。

  很多网民认为,天然气价格改革牵涉千家万户,价格“涨声”很难获得百姓“掌声”,因此需要在理顺价格的同时顾及民生,使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同时,应注意以市场化为方向的能源价格改革不能由垄断企业主导。

  只涨不跌难获“掌声”

  有网民提出,一直以来,天然气价格确实偏低,倒挂问题很突出。老百姓已经享受了很多年廉价的天然气,涨点也没多大关系,关键是怎么涨。

  网民“滔滔江水”提出,不得不说,价格改革不是事,改革后只涨不跌才是事,后者或许才是老百姓“闻涨价即变声”的关键原因所在。其实,比起油价改革,天然气改革更是紧系民生,听说过没有小轿车的家庭,却不存在不烧饭的家庭。天然气价格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希望政府能够从老百姓承受能力角度多考虑考虑。

  网民“醒者释真成”说:改革的代名词就是涨价吗?为什么不从经营环节、节约成本入手?改革本身应是多数人享受到成果。

  网民“宋董正伟”说,在毫无公平竞争、消费者没有选择权的情形下,一些燃气公司享受丰厚薪酬福利,有什么资格让消费者为企业亏损买单?

  理性看待能源价改

  媒体报道说,目前,国内天然气的定价体系由井口价、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三部分组成。此次气改,各地门站价格按增量气定价,已有15个城市门站价达到或超过3.1元,若再加上终端用户价,3.5元的天然气价位已成大势。

  有网民认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攀升,应该理性看待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价格变化,更应重视价格杠杆对调节各种利益所起的作用。

  网民“史丹”提出,价格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能源价格调整既涉及企业利益、最终消费者利益以及公众利益等。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各方利益的确认和补偿。能源产品价格偏低,减少了能源生产者的收益,在短期内有利于消费者,但从长期来看,损害了下一代消费者的利益。同时,由于价格偏低形成的过度消费,由此所产生的生态和环境影响最终将损害公众环境利益。能源资源价格偏高,在短期内有利于能源生产者,但会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同样损害公众和下一代人的利益。

  理顺价格与照顾民生应兼顾

  有网民认为,当前,天然气改革时机可行,但要注意在理顺价格的同时,也要照顾到民生。一方面要客观反映天然气市场供求变化,一方面要保障好老百姓的利益,二者之间需要达到平衡。

  网民“李凌轩”认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将首先利好上游勘探开采类企业。理顺价格机制能提高天然气整体利用效率、管输利用率和供气量。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价格改革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上下游的价格联动。

  不少网民表示,并不反对能源价格进行改革,但是建议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公益性。也有网民认为,在垄断体制不破的前提下,一个有限的政企分开的改革,倘若彻底抛弃公益性,将成为一场借改革之名行掠夺之实的伪改革。

  署名“晓童”的微博说“垄断体制不破,很多改革都将成为巩固既得利益的工具。天然气要涨价了,油价、天然气、水价……我们不是反对资源价格改革市场化,而是反对垄断企业主导下的市场化。”

  署名“林伯强”的博客认为,天然气改革要考虑当地实际消费承受能力,逐渐过渡,可能会更符合现阶段能源现状,并具有更多实施优势。无论如何定价,都需要同时实施一些配套措施,以兼顾效率与公平。

  (记者 曾德金 整理)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