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尚德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据说当地政府又开始跳出来拯救。对于中国的政府来说,要给企业承担点债务或者接济点资金是很容易的事,但救急救不了穷,如果不能从产业端改变现状,企业是救不活的。
尚德走到今天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一个,它是中国光伏产业报国无门而又被国外扼杀的典型。尚德及中国那么多光伏企业难道真愿意只给国外太阳能发电商打工?真的愿意背负把高污染高消耗留在国内、把产成品拿给国外的舆论压力?说穿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如果国内能消耗如此众多的太阳能面板,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漂洋过海去看人家的脸色?德国太阳能发电累积设置总量是中国的8倍,可再生能源补贴是其总能源开支的47%,达到每度约0.43元,中国怎么跟人家比?
正是因为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迟迟打不开,所以才造成中国光伏企业的尴尬现状。抛开一拥而上、目光短浅等因素不谈,光伏产业该不该大发展?肯定是应该的,如果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市场能与海外同步,即使有这么多企业一拥而上,实际上也不至于会落到今天破产的结局。无法痛下决心改变能源结构,对新能源分布式发展鼓励千呼万唤不出来,利好政策挤牙膏,这就是现状。试想,如果像欧洲那样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国家要补贴多少钱?传统的火电、水电怎么办?GDP怎么增长?在一系列压力面前,我们只能选择妥协,哪怕一条河修一万个水电站,哪怕火电每天排再多的灰尘,那都是必须的,太阳能反正取之不竭,以后慢慢用。
看看我们的补贴吧,还没怎么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就已经在说补贴降低的事了。中国的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补贴是每度0.35元,这个价格已经低于收入远超中国的德国,而日本的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补贴又是德国的3倍,也就是每度补贴1元左右。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光伏产业如何可能有发展动力?产业无法得到大发展,企业肯定只能随波逐流,政府如果要靠行政拯救,也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