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铁物上市之路:铁路市场化改革或放权地方铁路局

2013年03月22日 07:29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张 敏

  有分析师表示,中国铁物的发展要看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改革的程度和进度

  3月1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揭开了此次大部制改革的面纱,而铁路市场化改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铁路市场化改革最关键的就是放权,给予地方局以自主采购权和经营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承担着全国铁路柴油、钢轨、机车车辆制造、提速改造及维修,配件供应采购任务的中国铁物正奔波在上市的路上。中国铁物和铁道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此次铁道部不再保留,会不会影响中国铁物的上市进程?

  “如果采购权归于地方铁路局,这会对公司的主营业务造成影响,理论上讲,或对公司上市产生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铁道部采购业务

  占收入半壁江山

  改革,必然涉及到相关方的利益。承担着铁道部采购大任的中国铁物公司,在此次改革中其利益会不会受损呢?

  中国铁物和铁道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铁物的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1979年5月,铁道部对物资管理局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称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1989年7月,铁道部决定保留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撤销物资管理局名称。2004年1月,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移交国务院国资委管理,跨入中央企业行列。2010年9月20日,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完成整体改制,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玉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整体重组改制,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将98.44%的总资产和99.45%的营业收入注入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注册资本56亿元。

  据该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主要业务为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以及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公司承担着全国铁路柴油、钢轨、机车车辆新造、提速改造及维修,配件供应采购任务。2011年,中国铁物营业收入2068亿元,总资产为634亿元。而当年,该公司实现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670亿元和10亿元,占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32.41%和50.52%。这意味着铁路系统的物资供应占据了中国铁物营收的半壁江山,铁道部的任何变动也将影响中国铁物的发展。

  上市或遭阻

  据媒体报道,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此前预备在2011年7、8月份实现A+H股整体上市,而当时公司已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的申请材料。然而,一年多过去,中国铁物还没有出现在A股和H股市场上。

  2012年5月,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铁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所有的铁路工程项目分两批,按照属地或授权原则,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

  有分析人士称,假如这项政策严格执行,将会对中国铁物的主营业务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而这次铁路改革,再一次给公司上市增加了变数。

  “采购权对于公司来说非常关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也是铁路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以前是各个分局将采购方案上交给铁道部,由铁道部统一采购,未来的方向是地方铁路局自主采购。”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次铁路改革或对中国铁物上市进程产生影响。”一位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记者致电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关上市的事情还没有任何消息,而对于铁路改革是否会影响公司上市进程,他表示,“这要问证监会”,自己也不清楚。

  中国铁物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目前公司是“我国唯一的铁路运营专项用柴油供应商、唯一的大维修用钢轨制造商和最大基建用钢轨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在铁路物资供应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但公司也披露了对其采购权的担忧,“随着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推进,铁路物资管理制度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尽管公司在为我国铁路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运作的体系,但如果铁路物资管理制度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更多市场主体的竞争,也会对公司的业务和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位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就表示,中国铁物今后的发展还要看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改革的程度与进度。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