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二次反攻一看“大金融”二看“周期”

2013年03月21日 08: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调整整固后,以金融和地产为代表的周期板块再次扮演上涨急先锋的角色,并引领大盘展开二次反攻。事实上,此次周期股所引领的反弹,自上周五开始就初露端倪,周一被“塞浦路斯闹剧”引发的外盘大跌意外冲击,周二开始又回到了周期反弹的轨迹上来。周二沪指成功收复2250的重要点位后,周三的反弹伴随着成交量的有效放大,积极现象令反弹预期趋于乐观。

  周期和成长的换位是多重因素此消彼长的后果,更是技术反弹的需要。从消息面来看,目前既无市场预期之外的重大政策性利好突现,也无强劲经济数据公布与之呼应。我们认为,本周三市场的大幅上涨应定性为技术性反弹。一方面大盘在年线附近获得强支撑,另一方面则有周期类板块利空出尽的意味。后续市场表现仍将视经济数据的支撑,以及新型城镇化政策利好的兑现,而兑现在中观层面则构成周期股的利好支撑。

  自1949点反弹以来,房地产和金融板块充当了A股市场表现的“晴雨表”。我们发现,无论是去年年底的企稳回升,还是今年年初的遇阻调整,市场走势均表明房地产板块先于金融板块、金融板块先于大盘的特征。究其原因,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钢铁、化工、机械、家用电器以及金融服务等行业均受制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映射到A股市场上,则表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

  从数据来看,1-2月份房地产投资较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但新开工面积增速却远高于去年,房地产投资初显回暖的迹象。而楼市新政的突然出台,令房地产投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成为房地产大幅调整的导火索。自今年1月31日调整以来,房地产行业指数最大跌幅近20%,3月4日更是几乎全线跌停,远远超出近期大盘的整体跌幅。然而,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房价格超出市场预期,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下跌的仅有一个;叠加房地产板块靓丽的年报效应,这两大因素令市场对房地产板块再度充满憧憬,也吸引了部分抄底资金的涌入。房地产板块的企稳回升对银行板块构成了有力支撑,再加上银行板块的相对估值优势,以及年报之后高分红预期的提振作用,银行板块昨日再度上演了领涨好戏。短期来看,尽管银行和地产有望带领大盘继续反弹,但“国五条”的调控力度不容忽视,滞后效果或在二季度显现出来。由于购房者急于规避新政,3月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出现井喷,但在此之后房地产成交量萎缩、开发投资增速下滑或将不可避免。

  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日市场风格明显转向低估值的周期类板块,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医药板块则显示出走弱迹象。2013年以来,成长股已然是A股市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创业板指数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而这一点已经在近期出现转换。成长股的上涨既源自宏观情境的不确定性,又叠加了经济政策真空期等因素。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多重因素又此消彼长,成长股和周期股的相对强弱出现逆转。然而,周期板块的机会或稍纵即逝,投资类品种在上半年难有系统性机会。对成长股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将降低成长股相对优势,解禁减持、一季报业绩地雷和IPO重启的潜在利空也在逼近。尤其是证监会主席易位之后,又正值3月底IPO自查截止期,对IPO开闸的预期快速上升,这将稀释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因供给稀缺而带来的溢价。

  如果说1-2月是对基本面的修正期,那么这种修正在成长股走强的前两个月中已经基本完成。在经历连续的数据低于预期后,目前市场已基本认同全年经济弱复苏的格局,预期下调已然充分甚至有过度之嫌。目前市场的风险点从基本面转向了流动性,尤其是4月大量财政存款上缴和即将到来的解禁高峰期,对资金面的冲击尚被忽视。落到市场结构上,周期股深调的空间不大,风险溢价偏低的行业反而危险。目前,周期类板块占A股市值的绝大部分,金融地产未来仍将成为左右大盘走势的决定性力量。周四汇丰PMI指数预览值将公布,经济复苏力度将再得到检验。另外,新型城镇化规划也将出台,政府重点投资方向和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值得关注。

  大盘二次反攻能否成功,取决于上述二者之力。而在周期板块中,水泥股上涨的时机和涨幅目前都比较突出,结合4月水泥行业进入旺季和华东地区需求回暖的情况来看,此次反弹中对周期类板块需要重点关注供需情况有所改善的行业;尤其是供给端压力较小,盈利情况能较为迅速改善的行业。我们认为,二次反攻一看银行、券商、地产;二看去库存压力小的周期行业,前者博取弹性,后者有基本面支撑。此时应该减持前期炒作充分、业绩已经体现,同时估值落在上限附近的中小市值个股,逢低买入一些前期调整较多的周期类股票,配置上倾向供需向好的化工(复合肥、玻纤)和机电等行业。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