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股市场开始转暖,但基金发行市场仅几只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产品首募规模较高。昨日有消息称,兴全基金去年成立的一只产品,以知名基金经理董承非作为卖点,但此时董承非一直在国外学习,从未管理过该产品。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此类现象在业内并不少见,明星基金经理多数时间只是宣传“噱头”。
明星经理只是“挂名”?
近日,兴业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承非出国学习,自2013年2月27日起继续由王晓明代董承非履行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经理职责,代行职责期约为半年,代行职责期间,王晓明先生将与另一位基金经理杨大力共同管理该基金。
兴全基金此事并非个案。北京某排名靠前基金公司,曾经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宣传担纲基金经理的为上年度股票型基金的冠军。然而,投资者却发现这只产品只在成立初期赚过钱,随后业绩一路下滑,跌幅曾超过20%。不到半年后,该基金便悄然公告称将转换经理。该公司相关人士坦言,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实际只亲自掌管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近期,某知名基金经理也将连续发行两只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加上这两只产品,该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将达到3只。该公司人士坦言,公司如此规划,主要因为其业绩优秀,在目前市场中可以轻松获得较高的首募规模。
基民或受误导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基金发行后会更换基金经理进行操盘。投资者很容易受过往优秀业绩的诱惑而进行投资,但最终可能是空欢喜一场。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基民在投资时都很看重明星效应,认为这些产品将有较高的业绩保证,在公司内部获得的资源也更多。但过往数据显示,业绩能够持续的基金经理并不多。他表示,这些刚刚成立就宣布换人的产品,业绩很难得到保障,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昨天表示,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首先应该选择基金经理单独操作的基金。而当基金经理换人的时候投资者可以观望一段时间,看基金的表现来选择赎回还是持有。
“基金公司为了打造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提升公司声誉,不排除在基金排名战中运作旗下众多基金产品进行配合,这在每年底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他说,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应只看某一时段的业绩,应该对基金经理从业以来所有业绩进行考察,对于曾出现频繁离职的基金经理也应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