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打印机规模成4D打印技术推广瓶颈

2013年03月18日 07: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3D打印方兴未艾之际,4D打印的新技术又在日前于美国加州举行的TED大会上横空出世。该技术一亮相,立刻在国内的A股市场上掀起了一股4D打印概念热潮。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就4D打印技术的相关问题专访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我组装实验室主任、4D打印项目研发负责人斯凯拉·蒂比茨(Skylar Tibbits).

  4D打印和记忆合金“相似”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们对3D打印技术已经比较了解,但对4D打印还比较陌生,我们如何来理解第四个D呢?

  蒂比茨:第四个D的定义很明确,就是时间。所有物体都因为时间而存在,物体形状的改变也需要时间。在时间的作用下,利用特别材料加工的物体,在一些外界激活因素的作用下,其形状能够自行发生改变。与3D打印的预先建模然后使用材料打印不一样,4D打印的逻辑是,先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一种刚性的智能材料,然后将这种材料与上述外界激活因素结合,从而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完成物体形态的改变。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激活因素仅仅是水,但将来也许可能是光、声、热等。

  中国证券报:目前,与4D打印技术相似的还有一个概念,即形状记忆合金,中国A股的4D打印概念也是主要就形状记忆合金进行炒作,形状记忆合金与4D技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蒂比茨:形状记忆合金和4D打印非常相似,两者的基本原理也是一样的,但最大的区别是,形状记忆合金仅仅是众多智能材料中的一种,它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发生变形。不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这种材料将受到其长度、宽度等规格的限制。4D打印技术并不是一种智能材料,只要我们能制造出可用于打印的智能材料,就能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简而言之,形状记忆合金只是一种智能材料,而4D打印则是一种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

  技术推广需要大众化打印机器

  中国证券报:你认为目前制约4D打印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

  蒂比茨:4D打印技术面临的推广障碍和3D打印技术相似,即打印机的规模太小,当然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这需要时间。目前我们只有规模和型号较小的打印机可以使用,难以打印一些大型的材料。还有,我们使用的高精度的打印机器价格十分昂贵,尽管我认为这些机器是最好的,但这也阻挡了普通消费者使用该技术,因此,4D打印技术的推广需要更多大众化的打印机器。此外,我们还需要研发更多大众化的智能材料。目前,我们仅研发出了以水为外界激活因素的智能材料,将来会打印更多以其他媒介为激活因素的智能材料。

  中国证券报:考虑到上述障碍,是否可以说4D打印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你认为4D打印的盈利前景如何?您能否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4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

  蒂比茨:4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确实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并不认为技术性的障碍是阻碍4D打印推广的主要原因。4D打印现在已经具备了可应用性,我们有可用于生产的打印机器,也有可用于打印的智能材料,完全可以打印出产品。如果企业愿意投资,并愿意应用这种技术,那么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产业化应用。不过,对4D打印技术而言,比推广应用更难的是如何打印出大型的产品。可以说,如何“打印”出一座房子,比如何大规模推广应用此类技术要难得多。

  至于4D打印的市场规模,很抱歉,我不是盈利预测方面的专家,所以我难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该技术的盈利前景。

  中国证券报:最近,正是因为4D打印概念的出现,中国股市上许多与这一技术可能有些关联的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你如何看待这种上涨?就你所知,目前是否有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在进行4D打印技术的研发?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和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

  蒂比茨:目前在美国,我们的实验室只是与美国的3D打印龙头Stratasys公司进行4D打印技术的研究,其他的一些企业和机构应该仅是参与了一些与4D打印技术相类似的研究,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形状记忆合金。对于中国股市有些公司的股价因为4D打印概念而大幅上涨,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一种逻辑:中国股市目前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市场,投资者发现3D打印技术具有很好的盈利前景,从而得出4D打印同样如此。而实际上,4D打印可能比3D打印具有更大的未来盈利能力。目前,3D打印生产的产品都可以使用其他技术制造出来,而运用4D打印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其他技术所不能生产出来的。

  我对中国市场并不熟悉,不知道是否有中国企业和机构正在进行此技术的研发。但如果有机会,我们愿意和中国方面进行合作。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