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参加第十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的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答记者问。新华社发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昨天接替谢旭人出任财政部部长。作为掌管12万亿元国家“钱袋子”的新财长,如何推动财税改革的“硬骨头”,将是摆在楼继伟面前的改革任务。
中投掌门人华丽转身
62岁的楼继伟成为中国新“财长”并不意外。他曾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外汇财税体制改革的牵头人,曾在财政部任职长达9年。他在掌舵中投公司的同时,还兼任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提起楼继伟,人们会立即想到他中投公司“掌门人”的身份。本世纪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宏观调控压力空前,同时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也面临挑战。2007年,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应运而生,楼继伟出任董事长。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投果断调整资产配置,对长期投资赋予较高比重,5年进行了数十笔海外集中投资。截至2012年6月末,中投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为3.9%,实属不易。
坚定推动市场化改革
楼继伟是一位专家型官员,是市场化改革的坚定推动者。“他给人的印象是能力很强,有魄力,工作推动力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上学期间楼继伟很活泼,学习用功,非常关心经济改革问题,上课的时候有时找不到人,跑去参加经济论坛了。”一位当年也在社科院就读的学者回忆。
鲜为人知的是,楼继伟当过兵,也做过工人。1978年,楼继伟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他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继续深造,成为“文革”之后我国培养的较早一批经济学硕士之一。
在1998年出任财政部副部长之前,楼继伟先后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贵州省副省长。其间,他曾参与设计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楼继伟既是一位经济学家,又是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他强调法治秩序和契约精神。
楼继伟著作颇丰,包括《改革价格体系应多次小幅调整》《让市场起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中财政的重要性》等。
谈到改革路径,楼继伟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改革可以从具体领域入手,先定下来一个最小的一揽子方案,为相关的改革铺平道路,改革需要“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痛下决心”。
面对新课题的新财长
“改革需要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痛下决心。”
1968年—1973年为南海舰队4009部队战士
1973年—1978年为首钢总控室、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工人
1984年—1988年任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财金组主任科员、副组长
1988年—1988年任中国社科院财经物资经济研究所成本价格室主任
1988年—1992年任上海体改办副主任
1992年—1995年任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司长
1995年—1998年任贵州省副省长
1998年—2007年任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2007年3月—2007年10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兼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组组长
2007年—2013年历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3年3月 任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简历
楼继伟,男,1950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系研究生毕业。
对楼继伟而言,财政部长一职并不陌生。他于1998年到2007年在财政部工作过9年,并出任过常务副部长一职。
中国去年公共财政收入已经逼近12万亿元,与2007年楼继伟离开财政部时的5万多亿元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如何管理好庞大的国家“钱袋子”将是新财长面临的首要任务。
2008年到2012年,是中国财政收入快速扩增的5年,也是中国政府民生投入力度空前的5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二以上。在这样的支出压力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
随着中国财政收入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压缩政府“三公”等行政性开支,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民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支出需求,也成为楼继伟面临的新课题。
财税改革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一些过往难以推动的改革“硬骨头”,如中央与地方的财事权分配问题,包含房产税等在内的地方税体系构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税体系,如何以财税改革破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都将是摆在中国新财长面前的改革任务。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