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满足条件即分红 博时系10基金共派利15亿

2013年03月15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隋文靖

  又是一年“3·15”,我国公募基金迎来了新一轮的诚信检验。其中,与投资者利益关联最密切的莫过于基金分红。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3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65只(债券基金A/B级分开计算,下同)基金累计实施了185次分红,分红金额共计67.34亿元。已实施分红基金数量及金额同比分别上涨223.53%和163.46%。

  其中,旗下基金分红总金额最高的为博时基金公司,该公司旗下已有10只基金先后实施分红,累计派利15.07亿元,在39家已分红公司中居首。而长盛基金公司旗下的股票方向基金期间多次进行分红。

  上述两家基金公司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时均表示,旗下基金有着较好的收益率,在市场涨幅较大之后,投资者有落袋为安、规避短期回调的需求,根据基金契约的相关规定,对各基金的年度已实现收益进行分红处理,在及时回馈投资者的同时,也有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同时,华西证券金融产品评价中心总经理刘明军也表示,当基金满足分红条件时,基金公司应该选择进行分红的派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风险,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

  165只基金累计派利67.34亿元

  博时第三产业红包最厚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3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65只基金累计实施了185次分红,分红金额共计67.3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同期,仅有51只基金累计分红25.56亿元。即今年已实施分红的基金,数量及金额同比分别上涨了223.53%和163.46%。

  具体看来,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于今年1月18日实施红利发放,此次派利共发放红包9.86亿元,为今年以来已完成分红的165只基金中,派利金额最多的一只。除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外,交银稳健配置、易方达积极成长、鹏华价值优势、博时精选等4只基金同期分红金额也均超过3亿元,分别为6.2亿元、5.09亿元、3.47亿元和3.41亿元。

  规避短期回调风险

  基金频发红包

  从基金公司角度观察,今年以来分红金额累计最高的为博时基金公司,该公司旗下已有10只基金先后实施分红,累计派利金额超过15亿元,为15.07亿元,在39家已分红公司中,高居榜首。除博时基金外,易方达、交银、嘉实等3家公司旗下基金累计分红总额也均超过5亿元,分别为9.28亿元、8.42亿元和7.62亿元。

  对于旗下基金选在年初时点进行大手笔分红,博时基金公司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时表示,去年公司旗下有10只基金回报率跻身同类基金前1/3阵营,公司在今年春节前夕,根据基金契约的相关规定,对各基金的年度已实现收益进行分红处理,以及时回馈投资者。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进一步整理数据显示,在今年已完成分红行为的165只基金中,有13只基金期间先后多次派利,占比7.88%。

  需要指出的是,这13只多次向投资者派利的基金中,仅3只为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分别为融通医疗保健、长盛创新先锋和长盛电子信息产业。

  长盛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都有基金分红的传统,自公司成立以来,旗下基金已经分红超过200亿,是业内分红和管理规模占比最高的公司之一。同时,在市场涨幅较大之后,投资者有落袋为安、规避短期回调的需求,选择在此时进行分红,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满足条件即分红

  降低风险有益投资者保护

  相关规定显示,基金分红需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必要条件,首先,基金当年收益弥补前年度亏损后方可进行分配。其次,基金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再次,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进行分配。而近年来,有不少基金虽然满足上述分红条件,但并没有向投资者派发红利。

  华西证券金融产品评价中心总经理刘明军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采访时表示,基金分红除了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外,还要按照招募说明书中的收益分配条款来进行。就目前来看,有的基金在合同中并没有就分红进行强制规定,也就是说在其满足分红条件时,可以不立即分配红利而选择再投资。但市场的波动性难以预料,很有可能在基金红利再投资的过程中,使投资者本应享受的红利受到损害。所以,当基金满足分红条件时,还是应该选择进行分红的派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风险。

  “虽然分红会导致基金规模短期内的下降,但现在基金公司应该比较偏好分红,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基金经常派发红利更容易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虽然短期内资产规模减少,但公司在品牌提升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新资金进入,弥补分红缩水的份额,也提升了公司整体的形象。”他补充道。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