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换届,新的金融班子将开始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工作。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新的步伐,需要新的次序安排。
首先,要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一个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市场化的利率曲线,否则将造成资产价格扭曲。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但存款尤其是大额存款尚未实现市场化。银行理财和信托融资急剧膨胀,就是利率未市场化的结果,反映了大额存款追求较高的固定利息,银行不得不通过理财产品来实现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与信托竞争高净值客户资金。央行如果放开不同级别的大额存款利率限制,比如放开100万元人民币个人存款利率限制,有助于将银行的理财资金从表外驱回表内,更有利于监控银行风险。
其次,有序推动汇率波动市场化。在美元逐步恢复上涨且人民币汇率基本属于均衡水平的大趋势下,人民币汇率如果不尽快实行市场化,将被动地与美元同步走强,不利于中国整体经济。
再次,资本项目逐步实现双向开放。中国已从资本短缺国家变成资本过剩国家,对资本项目进行控制已经意义不大。应该在严防热钱、洗钱和非法转移资产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涉外税收和法规。同时,对资本项目逐步实行双向开放,但可保留外资投资产业政策指导。
此外,应统一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央行、证监会和发改委多头监管和市场分割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将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仅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因涉及公众小股东利益须证监会审批;非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完全放开,仅向央行和证监会备案,但只能销售给机构和基金,不得针对个人进行销售(个人可购买相关债券基金实现对该类债券的投资)。统一债券市场需要统一的登记结算机构,因此现有登记结算制度需要改革。
应开征资本利得税。国际成熟市场国家基本都征收资本利得税,中国是少数未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国家之一。10多年来,外资在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大赚其财,未向其征收资本利得税实在是一大损失。
应实行金融牌照开放,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牌照管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民间资金很难申请相关许可牌照,不利于市场竞争和金融创新。目前,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牌照开放改革已有突破,但银行、信托和保险的牌照开放改革尚须加快。
应培育国际化资产管理机构。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尚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小散户比例过高。这既有机构投资者从属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国企而无法独立发展的问题,也有管理机构培育鼓励不够的原因。国内目前靠民间自己发展到较大规模的资产管理机构几乎没有,国际化的大型对冲基金公司更不存在。若不培育发展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将无法适应未来的民间投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