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杨迈军:期货夜市交易力争今年推出

2013年03月13日 07:13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朱宝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12日透露,期货夜市交易研究准备接近于成熟,争取在今年尽快推出。

  杨迈军同时透露推出原油期货的条件日益成熟,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国债期货由于不涉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因此推出会比较快些。此外,沥青期货上市正在加快推进,上海期货交易所还将稳步推进成品油、天然气、铁矿石、金融衍生品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当日,杨迈军介绍,目前,原油期货已经完成了品种的合约设计、交割细则制定、交割油库考察及协议签署,启动了交易平台技术系统测试,目前运行良好。此外还就原油期货保税交割、原油期货计价货币、外汇账户、资金汇兑、额度管理等配套政策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已达成共识,推出原油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

  “原油期货推出以后,希望能够比较好地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希望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的价格能够成为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的参考。”杨迈军表示。

  加快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谈及期货市场国际化问题,杨迈军说,虽然新修订的《期货管理条例》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但境外投资者要进来,还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汇兑方面,需要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做出相应规定。结合原油期货的推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外汇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形成了基本思路,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就某个期货产品,如原油期货申请一个核定的额度,在这个额度内,境外机构参与交易都可以实现外汇自由兑换。

  “这一思路已有共识,但具体的政策还需国家外汇管理局给予明确。”杨迈军说。

  其次,在保税交割方面,杨迈军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在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进行交割的相关产品,进一步扩大到原油期货及其他品种;另一方面不局限于上海洋山港保税区,其他区域也能设立保税交割仓库,但这需要得到海关方面的支持。对此,上海期货交易所已与海关方面进行了沟通。

  再次在税收方面,对于国外的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等参与我国的期货交易,要有一个明确的税收政策。从国际惯例看,对于此类交易特别是市场建设初期一般适用于免税或低税率。上海期货交易所也向国家财税部门提出建议,希望明确相关政策。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也需要完善配套规则,完成交易结算和国际细则的接轨。

  夜市交易准备已成熟

  随着原油期货即将推出、期货市场国际化步伐的推进,连续交易问题也凸显出来。

  对此,杨迈军表示,连续交易是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特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已初步实现连续交易。连续交易涉及两个方面,长假连续交易和夜间连续交易。首先要解决夜间连续交易(即夜市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最近一两年进行了相关研究,不仅原油期货交易需要这方面的制度,黄金、铜等比较成熟品种的交易也都有这样的需求。

  “在交易所层面,夜市交易准备工作已接近于成熟,现在还在做一些具体的论证和细化,工作完成之后,一方面要向证监会提出申请,另一方面也要对交易所会员、投资者进行对接,熟悉操作等。”杨迈军说。

  《期货法》应列入立法规划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推出一部体系完善的《期货法》替代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形成的“一个条例”、“两个司法解释”、“四个办法”为主体的法规体系和“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体系。

  对此,杨迈军表示,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仅有《期货条例》还不够,在我国期货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期货法》来更好地引领、规范市场的发展。“希望能够将《期货法》列入到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最好能够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这对期货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非常重要。”杨迈军强调。

  2013年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杨迈军介绍,未来五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亚太时区领先、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商品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的交易所”,并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实现产品、市场、体制三个转型。

  具体看,在产品转型方面,积极稳妥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交易所由商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转型;在市场转型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促进交易所由境内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型。在体制转型方面,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实现交易所由会员制向现代管理体制转型。

  具体到产品创新,杨迈军指出,商品期货发展到一定时候,商品期货的一些金融属性比较强的衍生产品,比如指数产品和期权产品就自然会形成需求。

  摄影/朱宝琛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