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自查进入冲击阶段 下周起IPO或密集递交报告

2013年03月12日 07: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多位市场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可能尚无公司递交自查报告,但不少企业已基本完成初稿,进入复核阶段。按计划,在月底大限之前,将有部分公司在3月中旬抢先递交自查报告。有排队公司表示,计划在递交自查报告的同时提交修改后的招股说明书。在他们看来,提前递交材料意味着对自家公司的自信,更是抢占未来上市的时机,提前“冲刺”才能抢到“头彩”。

  在经历了严格的自查后,30家IPO排队公司挥别上市梦。留给其他排队公司和中介机构的时间已经不多,自查报告的递交已进入倒计时。投行人士称,预计从下周起IPO自查报告的递交将进入密集期。

  多位市场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可能尚无公司递交自查报告,但不少企业已基本完成初稿,进入复核阶段。按计划,在月底大限之前,将有部分公司在3月中旬抢先递交自查报告。有排队公司表示,计划在递交自查报告的同时提交修改后的招股说明书。在他们看来,提前递交材料意味着对自家公司的自信,更是抢占未来上市的时机,提前“冲刺”才能抢到“头彩”。

  自查进入冲击阶段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PO财务核查进展到了很关键的时候”。“我们听说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正式上交自查报告。”有投行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不少公司初稿已完成,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如自查报告的落款由哪个级别的领导签字,还在等待证监会的最后确认”。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家拟上市公司的IPO核查时间表显示,该公司由某大型投行承销,将核查流程以日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在经过系列访谈、尽职调查后,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在2月底草拟核查报告,并于上周将自查报告递交给监管机构,但最终递交自查报告的时间有所延迟,至今尚未递交。

  “当时做这个计划是为了及早把材料交给证监会,也打出了提前量。”为该公司做承销的投行人士介绍,在实际操作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核查过程中,由于拟上市公司的配合程度不同,常常是边查边发现问题。“上周我们给公司反馈了很多需要补充的材料,希望一周内能把自查报告做出来,尽快上交。”

  投行人士称,预计从下周起IPO自查报告的递交将进入密集期。另一家拟上市公司透露,计划在本月中旬递交自查报告。“这是公司和投行、监管层密切沟通的结果。”该公司人士表示,IPO自查阶段的截止日期是3月31日,预计不少排队企业会踩着这个时间点递交自查报告。“我们公司的情况自己心里有数,财务和流程都不会有什么硬伤,早点递交自查报告是向监管层表明我们有信心,希望被监管层抽查进行核查的概率低一些”。

  企业绸缪IPO重启

  值得关注的是,有IPO排队企业表示,除自查报告外,公司还将同时附上更新了最新财务数据的招股说明书。“我们把这些工作做在前面,监管层也可以早一些给我们反馈,这样一旦新股发行开闸,我们也能争取抢个头彩。”

  “本周是我们向有希望通过IPO大考和尽早上市的客户建议的递交报告的截止日期。”投行人士称,业界普遍预期,民营企业和新三板排队公司可能成为未来抽查的重点。至于被抽中概率较低的公司,其工作重点在递交自查报告后将转向何时发行上市。此外,该人士透露,由于IPO核查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投行和公司曾向监管层咨询是否能延期递交自查报告。“事实上,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延迟递交,这等于变相承认公司存在问题。”

  按照证监会的部署,IPO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核查阶段,由发行人、中介机构自查;第二阶段由监管部门抽查部分公司的自查报告。姚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核查阶段结束后,IPO相应程序即可启动。证监会表示,最终启动时间暂无时间表。有希望抢“头彩”的公司透露,已按照4月或5月上市的时间表筹备相关工作。

  自查震慑作用显著

  几家欢乐几家愁。在不少企业积极筹备IPO的冲刺时,一些排队企业黯然挥别上市梦。

  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多达7家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具体包括拟在主板及中小板上市的丰康生物科技、南辉电子材料以及拟在创业板上市的斯菲尔电气、和时利新材、亚安科技、福特科光电、速升装备。其中,已过会的斯菲尔电气距上市仅一步之遥,但最终选择撤退,成为今年首家已过会但终止审查的拟上市企业。

  在此前的两个月里,共有23家公司终止审查。目前,拟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公司中,有30家已退出排队的队伍。证监会3月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排队企业数量为323家,但终止审查的公司达20家;主板排队公司中,沪市为175家,深市为361家,两市合计终止审核的公司为10家。

  “这说明IPO自查的震慑作用明显。”市场人士表示,未来两周生死攸关,预计将有不少公司将在大限前最终选择撤退,预计终止审查的公司数量在3月下半月会大大增加。此外,3月31日自查结束后将开展抽查,恐怕会令一些心存侥幸的问题公司倒在“最后一公里”。市场人士表示,不论最后有多少企业终止审查,总体占比恐怕均会低于此前市场猜测的三分之一。

  IPO自查后与证监会往来事项

  与王东(化名)交流的一小时中,他手中的烟没有间断。可怕、心焦、痛苦,这些词一直贯穿在他的讲话之中。

  王东是深圳某券商投行负责人,在跟记者见面后的第二天,他就

  要带两个质控部的人先飞往南京,计划用一周的时间查完南京的项目后再飞到深圳。

  “风声很紧,凡是有一点问题就得拿下来,”王东说,“据说证监会要查出问题,树立几个典型,可能平时只是小问题,但如果没有比这更大的问题,他(监管层)就把这个当大问题,这要不得。”

  据王东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处了解到,监管层的检查方式尚未定下来,不过每组可能10人,至少抽40家检查,即届时被监管层抽到的项目可能要接受10人检查。

  3月进入复核阶段

  王东作为投行负责人,同时也是几个项目的签字保代,因为要统筹工作,所以他让另外一个签字保代带着项目组成员去现场检查,但在自查过程中,有些文件发行人董事长要求王东亲自签字。

  “签了字责任是我来担,我不敢不到现场,明天就去,带质控部的两个人帮我一起,花三四天时间,在项目组核查的基础上再重新捋一遍。”王东说。

  王东所供职的投行在会项目逾20个,目前查完的有二三个,“工作量太大,能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做完就不错了。一月份以来大家都在各个项目上,会计师的工作量也大,很多项目因为会计师配合不上被耽搁下来。”王东说。

  王东打算在3月15日-3月20日之间,召集所有的核心部门总经理坐下来,一个材料一个材料的过。“过了就报,没过的就撤,实在有的项目没做完看看能不能申请延期。”他说。

  困扰王东的问题是,此次证监会检查,如果项目出了问题,惩罚的不仅是保代,而是整个保荐机构,然而每个项目的情况参差不齐,发行人造假水平不一样,保代的水平也不一样,他又不可能挨个项目到现场检查。“我现在就等于坐在火山口上,”王东说,“我对质控部的人说,你们把眼睛睁大,不要把我折进去了。”

  跟王东所在的券商一样,华东一家券商在会项目也逾20个,也只有两三个项目基本完成自查;有近10个项目现场工作基本完成,还差一些文件;还有近10个项目有的出现一些问题还需要跟发行人沟通,商量如何记录和表示,以及如何跟监管层沟通。

  上述华东券商投行负责人黄敏(化名)告诉记者,待自查基本完成后,以质控部为主的独立复核人员会到现场对自查报告和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每个项目派2个人,自查人员也配合复核。

  “这个不会花太长时间,独立复核人员主要起到指导作用,项目组成员也会主动交代问题,大家一起探讨这样行不行,该怎么记录和表述,不会将问题藏着掖着。”黄敏说。

  不仅是上述华东券商,兴业证券要求也是。自查工作初步完成后,项目组应向项目管理部报送《工作核对表》、本次自查工作底稿清单及自查报告,同时报送2012年年报补充材料或首次申报材料。项目管理部牵头就本次自查工作进行复核,复核本次自查工作底稿编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自查报告起草等情况,提出反馈及整改意见,并在必要时履行现场复核程序。

  北京一老牌券商保代表示,3月初他手中的一个项目就要接受质控部的专项检查。“质控部会派人到现场花一个星期检查工作底稿和自查报告。”他说。

  一名接近中信建投人士称,中信建投有的项目组自查工作已接近尾声,进入查漏补缺阶段,目前中信建投投行部已成立10人左右的小组,在3月初对自查完的结果进行交叉审核。

  可申请延期至4月15日

  上述两位投行负责人一致表示,对于在会排队项目超过20个的券商来说,能赶在3月31日之前把材料交上,已经相当不容易。

  黄敏称,如果有项目实在自查不完,就要提前打好延期申请,可申请延期至4月15日。但黄敏并不希望用到延期申请、中止审查等方式争取时间。“这样就等于告诉监管层这个项目很难查,很容易成为抽查的对象。”他认为。

  黄敏预计,已经核查完的项目可能会早一些上报给证监会,大部分材料应该会集中在28至31日这几天报。

  为了加快核查的节奏,黄敏供职的券商投行春节前再次进行工作部署,主要围绕两个议题:一是创业板公司增长微弱的,要对大客户、新客户和毛利率高的客户做研究,如果增长很勉强就只能撤;二是对监管层提出的要求逐条对照布置,总结出几条共性问题,需要投行总部负责完成。比如核查券商与发行人有无关联交易,需要投行总部负责把董、监、高的亲属、朋友都捋一遍。

  3月6日,黄敏所在的项目组又开会,针对现金交易处理如何跟监管层汇报、核查出的问题如何协调应对等进行讨论。“有时候两个保代对同一个项目的判断也不一样,需要协调。”黄敏说。

  还有的项目组项目多,人手不够,想向黄敏借人手。“你必须明确告诉我你向我借两个人要干什么,如果是走访客户,这些客户的联系人是谁,如果没有具体操作性,那么我不会答应借人,因为他们本身对那个项目不熟,让他们重新做根本来不及。”黄敏说。(理财周报)

  IPO不可怕 可怕的是歪IPO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有关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完成之后IPO将重启的一席话,让市场立刻吓得尿了裤子。有意思的是,市场并不担心IPO财务专项检查会有什么问题,而仅仅是担心IPO开闸对市场的压力与冲击。

  实际上,IPO不可怕,怕的是滥竽充数的IPO,是滥竽充数以后的敷衍了事,是造假制假的无法无天。放眼全球资本市场,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有A股这样对IPO如此忌惮的,为什么?因为在一个持续上涨不断繁荣的市场里,IPO本身不是什么问题。美国道琼斯指数创造了开市以来的百年新高,谁担心过IPO对道琼斯指数的影响?就算是如此严峻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对美国股市产生什么影响,一大批优秀公司,如苹果、可口可乐、微软、英特尔、谷歌、Facebook等仍如日中天,而Facebook就是最近才上市的新股。

  那么,为什么A股对IPO如此忐忑呢?让我们看几个例子。万福生科就是个典型。万福生科自己公告称,其2008年至2011年财务数据均存在“虚假记载”,其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万福生科上市前3年的财务报表都是虚假的,其IPO就是造假。事实几乎明了清晰了,这就是投资者最担心的东西,你如果是个优秀公司能规范运作能为投资者带来价值,没人会说什么,但如果是造假上市,肯定要引起公愤。但是,截止到目前,有关部门对万福生科的处罚迟迟不见下文,对于平安证券、中磊会计师事物所这些助纣为虐的机构,也鲜见表态,对当地证监部门、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发审委相关人员也未有任何处罚,上市公司也堂而皇之的在交易,甚至有游资还勇抢跌停板。

  这就是现实,一方面,监管部门一再强调要让IPO真实,姚刚说,财务核查主要是核查中介机构,即中介机构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是否做到了有关法规规定要求的工作。“很多造假的情况,一稽查就发现,只要按照正常的尽职调查程序,不可能不发现情况。”一方面,类似的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对造假处罚不痛不痒,试问,罚个几十百把万,几年或者就算是终身的市场禁入对造假者有多大威慑力?绿大地也是造假上市,公司负责人罚了几百万判了刑,但对造假产业链的那些保荐机构的处罚完全是蜻蜓点水,发审委也没见谁对其负责。想想看,绿大地当初IPO融资达3个多亿,分了多少给这些产业链的人?而且就算是如此恶劣的造假,公司并没有被突然死亡,依旧交易得热火朝天,而且目前公司又被当地政府资产重组其股价步步高升,这样的情景,让我们怎么可能会相信监管层会对造假上市严刑俊法?

  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都看到了美国股市创历史新高,但美国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以安然为例,这个曾一度排名美国前10的巨型公司,财务造假一经核实,公司直接破产,股票直接摘牌,而与安然一起解体的还有全球五个最大的审计会计公司之一的安德森,没有什么情面可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出面来重组安然,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破坏秩序者杀无赦。正是有这些高压线,美国的资本市场参与者才可能在制度的笼子里赚自己该赚的钱,做自己该做的事。

  中国资本市场要发展壮大,IPO是不可能停滞的,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成长性企业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但在中国,很多事情不是靠市场规律来运作,靠的是人治的关系,于是就会发生很多伪市场行为,IPO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只是希望,以后IPO的公司,不要再出现绿大地和万福生科这样的垃圾,监管层一手要抓扎紧制度的篱笆,一手要抓严格处罚违规违纪者,两手都要硬,严格按制度办事,不要徇私枉法,才能正本清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蒋柠潞)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