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银行中,投行家的薪酬和奖金往往与业务规模成正比,这是一场典型的收入游戏。”谈到投行的游戏规则时,前高盛亚洲区副主席KenCourtis曾发出上述感叹。
对于那些在华工作的投行精英而言,由于其更了解中国商业文化,亦更熟悉中文,其报酬往往比身处伦敦金融城甚至华尔街的同行更丰厚。但随着赴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锐减,这种好日子已经结束了。
比较优势不再
据彭博社援引五位不愿意具名的资深银行家透露,自2010年以来,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及德意志银行等全球知名金融企业的驻华高管薪酬已锐减超过60%,为十年来最低水平。
据纽约高级猎头公司WellesleyPartnersLtd。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布朗 (ChristianBrun)称,“2005年~2010年,这些银行驻华董事总经理的薪酬范围为125万美元至300万美元”,而2012年,这些投行家的工资加上奖金及股票期权等总薪酬仅90万美元至130万美元,不仅低于过去的水平,相比欧洲和英国等地,也再无任何优势。
而根据伦敦高级猎头公司AltusPartnersLtd。的新兴市场主管乔纳森·阿斯特伯里 (JonathanAstbury)提供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驻北美的董事总经理薪酬范围为120万美元至201万美元;驻欧洲与英国的董事总经理去年的薪酬为85万美元至177万美元。”
这些董事总经理多数在北京和香港工作,他们在投行中的层级仅次于最高管理层。以高盛(GoldmanSachs)为例,董事总经理层级仅在合伙人之下。董事总经理在IPO业务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包括在客户询价方面给予建议等。
赴海外上市企业数量锐减
根据纽约研究公司Freeman&Co资料,中国公司赴海外上市产生的咨询费用,一度是华尔街在亚洲投行业务上最大的 “蛋糕”,但在去年,这一费用同比暴跌53%,至11亿美元。2010年,该费用曾高达35亿美元。
随着咨询费用的锐减,IPO所涉金额也在快速走低。彭博汇编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公司赴海外IPO的所涉金额创下新低,至66亿美元,远低于2011年的123亿美元。在2007年的巅峰时期,海外投行管理了101宗IPO,所涉金额一度达到创纪录的340亿美元。
债券发行和并购咨询业务同样受到波及。据Freeman的数据,2012年海外投行在中国的上述两项业务所涉金额为33.7亿美元,同比下降27%,这一数目仅相当于2010年的一半。
据悉,中国经济减速、中概股造假丑闻频发以及股票表现不佳,均是IPO降温的主要推手。
投行转战印度?
昨日,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前摩根士丹利投行职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摩根士丹利,不同层级的员工薪酬差别很大。对于2007年进入公司的新员工而言,每年的薪酬都在涨;但是对于老员工和高管而言,薪酬不及2007年的水平。全球范围内高管的基本薪酬差不多,驻华高管除了工资以外,还有非常丰厚的津贴。”
这位前摩根士丹利投行员工还表示,“2007年,公司几乎所有的利润增长都来自中国,但是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大单了,四大行、大国企等公司的上市几乎都做完了;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但耗费的时间跟做大企业是一样的,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很多驻华高管都回国了。”
他认为,中国的“淘金热”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这些银行家或许会转战印度等市场。
彭博数据显示,最近12个月内,中国IPO金额为617.3亿元人民币,位居亚洲新兴市场第一名。印度同期金额为71.6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五,仅次于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和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