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开股指期货的多单,但是新基金的钱还没到账,急死我了!这个位置是最佳买点!”2月27日,上证综指再次反弹近60个点,创赢投资的董事长崔军却心急如焚。他预料到本轮行情的第二波反弹,本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开多单来放大收益,却没想到资金不到位让他“施展不开拳脚”。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等金融工具的出现,追求绝对回报的私募纷纷投身股指期货,利用程序化交易捕捉套利机会。对于这些自称为“拾穗者”的私募达人来说,近期频繁“闪涨”和“闪跌”的市场无异于天堂,给了他们笑纳“满天金币雨”的机会。
融资融券、转融通等金融工具的出现,追求绝对回报的私募纷纷投身股指期货,利用程序化交易捕捉套利机会。对于这些自称为“拾穗者”的私募达人来说,近期频繁“闪涨”和“闪跌”的市场无异于天堂,给了他们笑纳“满天金币雨”的机会。
股指期货+外包日线=日进斗金
“你看这些K线图,”崔军指着交易行情软件里的历史走势,“2月26日上证和300(沪深300)的K线都是外包日线,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啊,如果在低位出现这种图形,根据我们的统计,第二天出现暴涨的概率是90%。如果26日收盘刹那能开估值期货多单,就是捡到地板价了!”
崔军所说的外包日线,是美国技术分析大师、《短线交易秘诀》一书的作者拉瑞·威廉姆斯列举的基本获利形态之一,即如果当日的最高点高于前一日最高点,最低点低于前一日最低点,则意味着股市的方向将出现变化。自2012年12月4日起,股市反弹近500点,然而2013年开年至今,上证综指出现了三次跌幅达数十点的“闪电下跌”,其中2月21日跌幅逾70点,回到2300点,将12月4日以来的涨幅又吞噬了近1/3。崔军认为,闪电回调是牛市的象征,2月26日的外包日线恰恰意味着回调已经结束了,“下一波应该能突破去年的高点。”
崔军对未能享受到自己的股指期货操作收益而感到惋惜。自去年12月4日以来,他已经多次在出现了这样的外包日线时,通过股指期货放大了收益。以12月4日为例,12月3日的沪深300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是2152.61和2108.15,比前一日的2142.86和2109.96分别要高,因此,当日下午,崔军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将仓位加到140%-150%(沪深300股指期货所有合约的交易保证金为12%,相当于八倍杠杆),并且在高位平掉了此前的空单。而2月8日当沪深300再次出现外包日线时,崔军平掉了多单,并且加了一些空单,此时他的仓位已经降至八成,避免了节后的回调。
2013年1月份,创赢投资旗下三只产品在股票策略型私募产品的收益中名列前茅。“我们股票其实动的不多,一方面手续费很贵,另一方面中长线投资的复利收益更大。我们主要在操作股指期货,因为成本比较低,一个亿的股票,只需要一千多万的保证金。”崔军说。
震荡市是拾穗者的天堂
面对近期频繁“闪涨”和“闪跌”的市场,崔军认为,对于善于做股指期货的达人来说,这样的市场无异于天堂。他透露,2月25日到3月1日的一周,创赢投资几乎天天处在盈利状态。面对如同“满天金币雨”的震荡市,崔军只恨自己“手不够快”。为了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崔军请人设计了一个程序化交易模型,这样一天的交易可以由三至四笔变为十笔以上。
“爆炸性上涨中,股指可能十分钟就能拉上去20个点,我们有7、8只基金,人工报单得一个一个下指令,很多时候机会就错过了。比如12月14日大盘暴涨5%,一下子拉了60点,如果是靠人工报单,根本抢不到地板价。而且人工报单的话,交易员得一整天都盯盘,累得要死,有时还会下错单。”崔军说。
自2010年4月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私募开始使用程序化交易。与崔军同样最近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上海摩旗投资。据了解,该私募的产品即以程序化交易为主要手段,通过股指期货进行跨期套利、期限套利或者到期日套利,甚至为多家券商提供程序化交易工具。
摩旗投资执行董事李晶透露,最近由于市场震荡,股指期货的错误定价机会也比较多,其旗下程序化交易产品能实现每月千分之八的收益,而下行风险不到5%。“这样的套利空间是逐渐缩窄的,例如期限套利机会第一年可能有80%-100%,第二年可能只有50%-60%,第三年以后则只有10%-20%左右。李晶介绍,这些机会如同收割后的麦田里,拾穗者如果没有程序化交易工具而仅靠人工,那么这些麦穗就没有捡拾价值了。”
然而,要做好程序化交易不容易。崔军表示,并非所有的程序化交易模型都能挣钱,写进程序的思路不够好,再好的程序员也无济于事。“哪里买进,哪里卖出,这些经验和思路不是一般人能有。我们从事期货投资的时间较长,获利已经达到5万多点,经验算是比较丰富。”崔军说,“现在也有一些做程序化交易的私募,但是他们的黑盒子每一单成功率可能只在30%,而我们能到75%。”据了解,期货界密不传人的方法或不公开决策过程的交易系统称为黑盒子系统。
此外,有了好的思路,也需要好人才对接。由于国内研究分析人才、模型设计人才、操盘交易人才尚处在稀缺状态,有的私募在股指期货方面的人才团队只能完全自己搭建。上海玺鸣投资表示,其在2012年底就开始招募期货投资人才,准备推出股指期货的对冲类产品,其所招聘建模的研究人才,学科背景不一定要跟金融有很大关系,更喜欢和金融没关系的学科。“比如物理、数学、工程,写毕业论文用数学、编程用得多的学科,我们都喜欢。”总经理赵袭说。
为了能完美地把思路写进程序,崔军直接从海外花高价请了两位建模人才。从2011年9月份开始统计历史数据,想法付诸于程序,再到优化,一直持续至今。“中间还写错了一个符号,最后又得推倒重来。”再有半个月,这一套系统就可以付诸实践,他兴奋地表示,由于现在国内用程序化交易来做股指期货的私募不多,半个月后就相当于自己装备着导弹,而别人还在手持长矛。
股指期货仍是对冲工具首选
如今,对冲工具越来越多元,私募也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对冲工具。上海琪润投资董事长洪涛透露,从去年10月开始,他开始感觉到身边使用对冲工具的私募朋友越来越多。“私募通常都是做绝对回报的,对冲工具越多,对我们越有利。”不过,相比于2010年的融资融券,和上周才推出的转融券,私募们在心底仍然更认可股指期货的对冲。
部分私募认为,融券做空的风险比较大。如果一只股票被控盘了,那么融券者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2008年保时捷收购德国大众汽车股票就是一个经典的逼空案例。根据媒体报道,在保时捷宣布将其持有的大众汽车股权提高到75%的消息公布以前,大众汽车已有近13%的流通股被融券卖空。而当收购消息一经发布,卖空者纷纷买进股票平仓,盘中将大众汽车股价最高推上1000多欧元/股,相当于前收盘价的近5倍,融券卖空者损失惨重。
“你是猜测不到这背后的力量的,”上海某私募表示,“比如我们最近就准备收购两个股价都是在几块钱的公司,他的业绩很可能之后就会翻转了,如果融券去卖空它们,你的筹码就被锁定了。”
另有私募认为,目前融券标的主要是低估值的蓝筹股,在目前大盘处于历史低位、牛市机会比较大的情况下,融券失败的概率很大。也有私募认为,目前的融券标的太少,券商持有的券量也比较少,“等扩容到500只了我们再考虑。”洪涛表示。
此外,转融券似乎也并未出现立竿见影的欢迎潮。2013年2月28日,是引人关注的转融券试点启动第一天,与此前市场议论纷纷的热闹景象不同,交易首日平淡如水。根据证金公司当晚公布数据显示,当日共有45笔转融券交易成交,涉及30只个股,成交金额仅883.5万元。
在受访的私募中,透露自己参与股指期货的私募也占了大多数。他们在心里更认可股指期货。有私募认为,股指期货甚至比商品期货更吸引人。“不懂期货的送财童子一批一批冲过来。”私募操盘王强(化名)感叹道,自己原来主要是做天然橡胶期货,从去年5月份才转到股指期货的阵地,收益颇丰。
而使用程序化交易后,虽然每单都是微利,但是其复利效果惊人。“一张纸折叠52次就是太阳到地球距离的1.5倍,做股指期货也是这个原理,”崔军表示,“如果每年能有20%的收益,那10年下来复利是很惊人的。”
不过,崔军也认为,在程序化交易下,股指期货的高收益有天花板效应。一方面,是受到账户限仓金额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对手盘。根据中金所的规定,同一投资者的同时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根据目前的点位,一张沪深300(2668.836,-4.49,-0.17%)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约为80万元,根据12%的保证金来看,500手的资金量仅为4800万元左右。
“要通过股指期货从一千万赚九千万很容易,但是从一个亿赚到九个亿则比较难。从定位上来说,股指期货是用来做净值补充、降低下跌风险、增加部分收益的工具。我们的主要策略还是价值投资,股票做价值投资,股指期货做短线。”崔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