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路虹报道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日前称,人民币已取代俄罗斯卢布和丹麦克朗,成为全球第13大国际支付货币。
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地位的提升,是基于我国与19个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和成立一系列离岸中心的努力结果。
尤其是最近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称,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尽快签署三年期人民币—英镑互换协议,以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这项被认为“与时俱进”的行为反映了英国决策者将伦敦发展成为主要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愿望,以巩固伦敦的金融城地位。中英央行两行行长已达成一致,将协同工作以求迅速签署最终协议。尽管目前还不清楚人民币—英镑货币互换的具体金额,但如果中英双方顺利签署协议,这将是人民币货币互换首次覆盖到G7成员国。
离岸人民币是指中国大陆以外区域使用的人民币,资金可以在包括中国香港、伦敦、新加坡及中国台湾这一系列离岸中心之间自由流动。自2008年12月与韩国签署首个货币互换协议以来,中国已与19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
SWIFT称,今年1月份的人民币支付金额同比激增171%,SWIFT拒绝给出人民币支付金额的具体数字,但表示人民币支付金额增速几乎是其他货币的两倍。1月份,人民币在世界货币支付额中的比重创下0.63%的高纪录。去年1月份,人民币还仅排在第20位。SWIFT认为,排名的上升表明,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支付金额的增加。
SWIFT是一个由会员机构拥有的合作组织。借助该系统,全球209个国家/地区的9700多家银行机构、证券机构和企业客户每天交换数百万条标准化金融报文。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一项课题研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该路线图和时间表,到2030年,人民币能够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即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预计到2020年,人民币会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和结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