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券商资管创新产品受宠 部分银行理财客户转投

2013年02月28日 15:36   来源:中国网   

  年后,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难觅踪迹,大部分产品收益率已跌破5%。相反,券商资管类创新产品则风生水起。

  据记者了解,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逐步下滑,已经有部分银行理财客户将目光投向了券商资管创新产品。

  深圳地区一位券商投资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券商资管创新产品中,固定收益类最受欢迎。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客户更愿意选择有固定收益率的产品来进行投资,而收益也略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品收益下滑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怎么这么低啊?”北京朝阳区的张女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银行理财产品最高时收益都在6%~7%,而眼下5%的都几乎找不到了。

  她表示,春节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都在4%左右,很接近银行存款的利息了。“这么低的收益率,买银行理财产品折腾已经不值了。”

  记者在多家银行调查了解到,虽然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都在募集期,但预期收益不高。即使是某国有大行推出的一款投资期限为360天的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仅为3.5%。

  “实在不行,我就买国债算了。”张女士表示,买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多挣点钱,但在当前的收益率情况下,理财和不理财的差别已不是太大了。

  据银行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银行在年前要面临存贷比的监管。银行缺钱,就要通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资金。但在年后,银行的资金相对宽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降下来了。

  “虽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了一些,但消费者购买的热情并没有下降太多。”上述人士称,投资者可能还是觉得钱在银行更加安全一些。

  券商资管创新产品受捧

  相比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人气,券商资管创新产品也逐步被大众所熟悉,其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今年1月和2月,券商资管创新产品并没有因为过节的原因受到影响,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券商资管创新产品有96只新产品发行,而2月以来也已发行了39只。仅在2月22日,就有超过10只产品完成备案。

  “券商资管创新产品的类型很多,长期、中长期的和短期的都有,而收益率和风险也有不同的划分。”一家券商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这类创新产品的数量增多,投资者的选择范围更广,收益和风险的范围也要大一些。

  该人士称,在去年的券商资管创新产品中,部分产品的收益在5%以上,甚至有个别产品的收益达18.9%。“当然,也有产品的收益为负,但比例不高,数量在5款以内。”

  据该人士介绍,券商资管类产品在目前非常走俏,也是券商不断加快发行速度的主要原因。“投资的信息比较明确,模式也是比较固定的。”

  来自券商方面的相关人士称,一些机构开始推出短期产品,或是与私募合作的产品及一些分级产品。

  另外,在证监会近期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之后,券商资管开展公募业务的门槛明显降低。在此环境下,相对复杂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品可能是未来券商理财的目标。

  据了解,国泰君安近日就新推出了“补偿收益”的券商理财产品--“君得宝”。

  “相较于以往的券商资管创新产品,这个产品主要是有一个保本的措施。”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这类产品算是一个创新,以前并没有同类的产品。

  按照该产品的产品说明,这款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收益补偿”条款。投资者认购并持有满一个收益补偿期(两年),当产品年化收益率

  吸引部分银行理财客户

  券商资管创新产品的“玩法”显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相比较银行理财来说,券商资管创新产品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最热的就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深圳地区一位券商投资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尤其是最近股市行情都不太好,大家都比较愿意购买这类产品。一般来说,固定收益类的券商理财产品收益率会略高于同类的银行理财产品。

  据记者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购门槛一般是5万~10万元,而券商资管创新产品则一般是10万元。在相同条件和不同的收益之下,已经有部分银行理财客户转投券商资管创新产品理财了,而这个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

  前述投资经理表示,目前固定收益率的产品销售极好,基本上不用推,很快就可以销售完成。他表示,一般来说,券商的产品不会承诺保本。但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它的投资标的来看产品的风险,如果基本是投资国债等市场,这类风险就会相对较小。“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一般算是券商理财里面收益率较低的,但一般会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该投资经理表示。(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