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高盛下调预期至1550美元 对冲基金疯狂做空黄金

2013年02月28日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田志明

  金价剧烈震荡让黄金投资者感到忐忑不安。

  春节过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短短半个月内跌幅超过6%,最低跌至1575美元/盎司。本周以来,金价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肯定QE成效证词提振下又小幅上扬,重返1600美元上方。然而,知名投行高盛近日下调黄金价格预期,加上对冲基金经理疯狂做空黄金,黄金基金ETF黄金持仓量也大幅下滑,表明市场主流观点都看空黄金后市。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近期不是实物黄金投资的好时机,黄金期货和黄金T+D产品也不宜做多。

  12个月目标价:1550美元

  早在去年12月5日,知名投行高盛就发布研报,预测持续了十二年的黄金牛市行将终结。今年1月份,金价在1690~1650美元/盎司窄幅震荡整理,2月份后,特别是2月中旬以来,金价跌破这一箱体,大幅下滑至1600美元/盎司下方,并在上周五创下了1575美元/盎司这一半年多以来的低位。直到本周金价才重返1600美元上方。金价的这一走势,似乎正印证高盛的报告。

  日前,高盛再次唱空黄金,下调了今年黄金价格预期,在签署日期为2月25日的研报中,高盛将黄金3个月目标价从先前的每盎司1825美元下调至1615美元;将黄金6个月、12个月目标价分别从1805美元、1800美元下调至1600美元、1550美元。

  在研报中,高盛表示,尽管近期抛售或显过度,这也暴露了投资者正在快速削减头寸,尤其是黄金ETF的持仓量。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黄金循环周期可能已经开始扭转。

  除了高盛,花旗集团也不看好黄金后市。在其15日发布的报告中,花旗称,国际黄金的问题在于其是非常“长周期”的金属,若国际金价已触顶,那么国际金价走势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蛰伏。若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不再高于2011年和2012的水平,则无法继续支撑黄金牛市,除非出现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本周一,花旗集团调低先前他们对2013年的金价预测,调低4.2%至每盎司1675美元,并将2014年的金价调低至每盎司1653美元。

  大机构纷纷做空

  高盛、花旗等金融机构在看空黄金,大量的对冲基金经理、知名投资大师们则在做空黄金。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当周,基金经理们做空黄金额度已经创下了高水平。CFTC监控的对冲基金经理及其他投资经理们,在这短短一周内做空纽交所黄金期货和期权的合同飙升33%达到6.5617万份,这也是2006年6月以来,CFTC所监测的该项数据的单周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彭博社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ETF的黄金持仓量已下滑至2536.289吨,创5个月新低;本月已累计下滑2.9%,可能创下自2011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月14日公布的文件显示,乔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减持了黄金ETF基金持仓,当季度共减持了50%,约合60万股SPDR(最大黄金基金公司)黄金信托ETF,所持黄金资产规模下降约1亿美元;摩尔·培根旗下摩尔资本管理公司同期售出了所持全部的10万股SPDR黄金信托ETF,并减持了斯普罗特现货黄金信托基金。此外,全球最大投资公司贝莱德公司也将所持SPDR黄金信托ETF股份削减了8%;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则卖掉了全部黄金矿业股票(Market Vectors Gold Miners)的ETF持仓。

  不过,国内投资者在上周却逢低大举抄底买入投资金条,很多地方的金条因为投资者抢购而卖断货。对此,博信金银业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费云青表示,以人民币计价的实物黄金价格处于下跌通道中,美国经济的复苏使得QE(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在年内结束,金价缺乏上行动力。实体黄金不是今年投资的上佳选择。在弱势行情下,入市抄底风险较大。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微博中也提醒投资者,实物投资的黄金十年已过去,黄金投资未必保值。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