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日前宣布,上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汽油价格每吨上调300元,柴油价格每吨上调290元。
然而,此前几天,国际油价出现了大跌行情,一周跌幅创出新高。成品油“外跌内涨”的现象如何理解?
国内油价调整,不与国际接轨?
近来,国际油价出现了明显下跌行情,在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大跌3.03%,创今年以来最大周跌幅。
据此,多条国际航线下调燃油附加费。今年2月24日起,台湾中油公司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内地航空燃油附加费不仅没有反应,根据有关定价公式计算,预计3月将上调10元。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上调了汽柴油价格。
一些消费者颇为不解。“国内油价一直宣称与国际接轨,为何国际油价明显下跌,国内油价却要上涨?”上海私家车主郭瑞铭在听到油价上调消息时感到困惑。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成品油价上调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关部门考虑到春耕、物价等因素,已将上涨幅度收窄,也就是说,“本来可能涨得更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我国石油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客观上不支持低价或低税负的政策,需要从节约资源角度入手,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姜鑫民说,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人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这样的石油需求。因此,需要从政策导向上引导石油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指出,国内油价涨跌幅度参照三地原油变化率。根据有关定价机制计算,最近一周国际油价下跌,而国内三地原油变化率是上涨的,如19日为4.27%,22日上涨到5.21%,按计算此次调价每吨应该上涨400元,但实际操作中涨幅控制在300元附近。
一位油企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早就做好涨价准备,扩大了产量,但近期国际油价下跌,企业担心如果再不涨,这一轮就涨不成了,现在总算松了口气。”
实际上,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因这样的“时间差”造成互相背离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1年也曾出现过“国外大跌、国内不降”的现象。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告诉记者,2011年4月7日,国内油价经过两次上调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20%,但国内油价长达6个月维持历史最高位,当年10月9日才进行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