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停摆,再融资潮来袭,无论IPO是否关门,患上资金饥渴症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难以避免。
2013年前两月再融资的繁荣延续了2012年末的态势。2012年11月、12月,A股上市公司分别再融资235.60亿元、566.43亿元,合计募集资金802.03亿元。截至2月25日,今年以来A股共有51家公司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剔除未通过预案的3家公司),累计增发137.2亿股,拟募资总额达到790.95亿元,较2012年同期拟再融资额609.56亿元,同比增长29.76%。
本轮再融资要关注两个要点。
由于上市之门被关闭,因此通过上市公司进行溢价收购,让投资者高价退出的现象正在蔓延,这可以视为曲线IPO的方式,低价的定增可能损害普通股东利益,而高价收购则涉嫌利益输送。
2013年的第一宗上市公司收购案由同方股份摘得,以高溢价收购壹人壹本。收购者认为是优势互补,而市场人士则关注高溢价收购的成因。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高价收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被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虽然上不了市,但获得了与IPO同等的高收益。如果被并购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上市公司收购就是慷股民之慨的利益输送行为,负债率提升,投资者获利下降。
以往内部高溢价收购也较多,但随着IPO收紧,未来上市公司的高溢价收购值得密切关注。高溢价收购将破坏并购退出的基础,使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无法得到并购退出的畅通渠道,最终从金融领域消灭中国式硅谷产生的任何可能性。
天量再融资导致逆向激励,企业不从提高效率着手,而是动辄以再融资弥补资金缺口,维持繁荣的假象。
据中投集团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29家宣布定增预案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源矿业和建筑建材等行业。统计显示,制造业共有11家公司宣布定增预案,占1月宣布定增上市公司数量的37.9%;融资总额达99.8亿元,成为1月预计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从单笔融资金额看,受兴业银行大规模再融资拉动,1月实施定增的20家企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35.4亿元,环比增长近一倍。
目前制造业处于艰难的转型期,制造业大规模的折价定增,说明目前二级市场对于制造业的估值可能过高,不仅服装、鞋帽等行业处于去库存、资产重新估值周期,包括钢铁、传统火电行业等也在产能过剩的冲击下,举步维艰。
更令人关注的是金融行业,银行业继世纪初走出坏账危机后,面临新一轮改革大考,主要是直接融资与利率市场化的考验。各家银行的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下,很快将水落石出。此时,如果银行再次把大部分资本充足率的压力转嫁给投资者,说明银行业的质量并没有像他们的规模一样壮大。
不仅如此,券商的资金饥渴症甚至比银行更甚。新年伊始,中信证券1月23日晚公布400亿境内外公司债券融资计划,2月17日继续抛出银行间债市招标发行5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计划。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末,已有共计8家券商发行了24期短期融资券。所有种种,均说明在转型市场与低迷的人气中,券商在资金与创新压力下,大面积融资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毫无疑问,券商创新的前提是资金准备。
毫无疑问,给予大量廉价资金并不是筛选优质企业的好办法。中远目前的窘境就是2008年上半年之前误判市场、扩张过快的结果。当时中远需要再融资做大规模,一旦市场陷入低迷又需要大量融资为以往的错误决定买单。上市公司获得大量便宜资金必然培育出一味扩张的野心家,而非有市场直觉、有风险控制意识的企业家。
从理论上说,再融资成本高低由市场说了算,有前景的公司获得廉价资金成为扩张者与做大者;从实际上说,大股东一股独大、上市公司可以轻松获得便宜资金,是毁灭公司价值的开始,他们可以凭借地位做大,而非业绩。
不给予股东回报的再融资如同催肥剂,吹大了虚胖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