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获悉,备受关注的转融券业务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本月28日正式推出。
所谓转融券业务,是指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证金公司)将自有或依法筹集的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按照现有规则,证券公司只能使用自有证券办理对其客户的融券,当证券公司自有证券不足时,可通过证金公司向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借入证券,再进行融券业务。
而融券是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一个个股做空工具。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试点正式展开,融券业务的业务量将会大大提升。在2月21日传出转融券通关测试消息的当天,上证指数重挫2.97%,创1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11家证券公司参与试点
据了解,首批将有11家证券公司参与转融券业务试点。包括中信、光大、广发、国泰君安、国信、海通、华泰、申银万国、招商、银河和中信建投证券公司。
参与转融券业务试点的证券公司在转融券业务中具有双重角色,既作为转融券业务的借入人向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用于对其客户的融券业务;又作为代理人接受其客户的委托,将上市公司机构股东持有的证券出借给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试点初期转融券标的证券为90只股票(不包括ETF基金),总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近50%。这些标的股票主要是从现有500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中选取的,流通市值较大、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较好。其中,上海市场选取50只,占沪市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57.9%,平均每只标的股票流通市值为1588.8亿元;深圳市场选取40只,占深市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6.3%,平均每只标的股票流通市值是341.3亿元。
证金公司称“作用中性”
转融券试点的推出,客观上增加了融券交易的证券来源,市场担心会放大融券卖空规模。对此,证金公司发给相关媒体的新闻稿中引述相关专家的话称,总体来看其作用是中性的。
据有关专家测算,以90只标的股票为基准,在市场中性情形下,转融券成交量为1.24亿股,成交额约为11.9亿元,日均新增融券卖出交易量占目前日均融券交易额的7%左右。在市场上行的情况下,融券需求会有所抑制,转融券成交量为0.77亿股,成交额约为6.8亿元,日均新增融券卖出交易量约占目前日均融券交易量的4.3%左右。与此相反,随着市场的稳步向好发展,根据近三年的融资交易增长率计算,预计未来融资买入额会稳步增加,中性估算为15.6亿元,乐观估算为50亿元,新增的融资交易量大于新增的融券交易量,新增做多力量会抵消新增卖空力量。中长期来看,不会因为转融券推出造成市场下跌。
消息传出后市场现大跌
2月21日,有媒体曝出,转融券测试在数月暂停后突然重启,意味着转融券业务即将推出。当天,上证指数跌出了近15个月的单日最大跌幅。
“下跌主要原因是前期银行股涨幅过大,但是转融券推出的消息,肯定会造成心理效应。”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总监桂浩明说道。
桂浩明表示,从2010年融券业务开闸至今,实际上券商手中的券被借出去的很少。这其中,除了因券商担心融券后标的券下跌的市值风险,而减少了其储备标的券的原因外,市场上借券卖空的需求量也并不大,“因为没有小股票可以借,大股票很难卖空,只能做对冲交易。”但需要关注的是,在转融券推出后,券商已不再需要承担股票下跌后的市值损失风险,而对那些向证金公司出借标的券的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则将可以坐收1.5%至2%的利息。“中长期看,待大家熟悉业务后,可融标的券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一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直言道。另外他坦言,转融资业务的推出实际上最直接的利好,是券商。
据《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