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而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相差很大。中国社科院对厦门的抽样调查显示,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我国急需整合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相差很多,有36.4%的人认为自己领到的养老金与周围人相比不公平。报告指出,我国急需整合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抽样调查:
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
中国社科院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收集的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其中参加新农保的人78.9%认为不能满足需要;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只有3.8%认为不能满足需要,但53.8%的人认为完全能满足需要。
《绿皮书》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只有17%的人认为养老保险能够完全满足生活需要,而认为不能满足的达到39.1%。
就养老保险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36.4%的人认为,与周围人相比,自己感觉领到的养老金不公平。其中,公平感最好的人群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者,被调查者中80%的人认为公平。公平感最差的是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与者,分别有48.1%和42.4%的人认为领取的养老金与周围人相比不公平。
厦门样本:
不同类型养老金差别巨大
《绿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差别较大。报告以福建厦门为例对此进行了说明。厦门的被访者在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中,75.4%的老人养老金在2000元以内,甚至低至200元,仅有1位老人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3位老人养老金都低于2000元;而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
对此,《绿皮书》指出,我国急需整合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专家观点:
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保障力度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沿用改革前的国家完全再分配的原则,因此满意度最高。而企业员工和城镇居民与其相比,其待遇与再分配利益都较少,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
王延中认为,必须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平衡好不同群体成员内部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保障力度,尤其对于农民,实现其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的接近,缩小基尼系数,努力达到客观上的不平等程度的减小;另一方面,要努力让人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感觉到,与周围人群相比不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相关新闻供一个大学生需要农民13.6年纯收入
《绿皮书》还指出,公共教育投入偏低,是教育支出或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个人或家庭负担持续加重的重要原因,也牵制了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以高等教育为例,1989年至今,中国大学的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农民13.6年的纯收入。
《绿皮书》认为,应尽快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比重的目标,进而不断提高这一比重。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优先保障公共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低收入群体、流动人口子女倾斜,向教师倾斜,以此确保底线公平并逐渐提升底线标准。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综合《南方都市报》《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