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者,出谋划策也。面对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小投资者非常需要权威专家的资本策。(本期主持人 孙华)
对市场的研判经常是“在预期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股市投资也要在这“之中与之外”徘徊、犹豫和反思中做好风险管理。对于春节前后的行情已经预判到指标股的上涨告一段落,市场将会进入到新的运行阶段,但是,春节后的第一周,市场出现如此下跌确实是没有想到的。因此,面对目前的市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要反思和厘清本轮市场上涨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对市场未来的发展预判的依据;二是要寻求市场新的动力,为新的机会做好准备。
有别于市场主流的一些看法,我认为市场从1949点上涨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于经济面的复苏,而是来自于制度性的变化带给投资者信心的恢复。目前市场最大的共识是,行情整个过程都是被QFII、RQFII所主导。这类资金的投资偏好和逻辑关系也十分清楚,投资追求的是低风险下的稳定回报,因此,资金所选择的是A股与H股折价大的品种。如此才有了以海螺水泥等建材、基建股的最先启动、发展到银行股发动凌厉的上涨攻势、最后再到中国建筑、平安保险、中信证券等阶段性折价的大股票最后发力,市场演绎了完整的上涨三部曲。
如果认同这一逻辑关系,那么一是可以研判市场上涨动力的减弱和市场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对后期的大幅下跌也能有合理性的解释。市场经过上涨的三部曲后,随着大盘股A与H折价的逐步消失,上涨的动力减弱是必然的。同时,预期美国QE的退出、美元走强、美股的下跌、香港市场高位回调都使外资的信心有所变化。而且A股市场占权重大的多是周期和资源类股票,所以,外资的大量变现引发了市场的快速回落。
沪指从1949点以来的上涨过程中,资金流入A股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一届政府带来的信心恢复;二是A股的洼地效应;三是资本项下开放的制度性安排。目前上述因素只有一个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A股市场新的发展仍离不开信心、理念和制度性红利。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看点不是发展有多快,而是有多好、多稳健。因此,经济增速高、低不是看点,结构性调整才是最大的看点,才是新的动力源。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是经济转型、良性发展的标志,预期未来消费类股票在A股市场中所占市值的比重会不断增加,因此,要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存环境的消费类板块中做文章。中国的消费具备二元化的特征:一是城市居民,目前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更追求精神层面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因此,将造就了文化传媒、影视娱乐业、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而在城镇化改革的过程中,农民将走出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进行集约化生产和消费的升级,因此,大众类消费品、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也会有大幅度提高。当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社会化保障程度提高都是必然的趋势,其中医疗、养老、住房等国家转移支付会不断提高,也会使相应的行业收益,社会保障的提高对启动消费拉动经济会起到良性的作用。在消费升级的同时,在以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品牌意识的产业升级也会大幅度推进,一些规模性企业和具备进口替代为主的产业也会脱颖而出。客观讲,消费类股目前市值还很有限,因此,对指数的推动不大,所以对指数上涨的推动预期也不会太大,但是,随着市场风险的释放和获利盘的消化,个股的获利机会仍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