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随着融券标的数量扩容,273只新证券得以入选。截至2月19日,以上融券新标的中,融券余量不为零的证券仅为102只,占比约为37%。同时,这102只融券新标的融券余量只有276万股,融券余额仅为4267万元,与同期多达数十亿元的融资规模相比少得可怜。另外,由于以上102只融券新标的1月31日以来平均上涨5.58%,假设这4267亿元融券仓位都是在上涨中点介入的话,目前102只融券新标的已让融券投资者遭遇119万元浮亏。
一券难求原因何在
1月31日,随着融券标的数量扩容,273只新证券得以入选。这无疑大大扩展了A股市场可做空标的范围。不过,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从1月31日以来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多数新标的并没有发生融券行为,这与融资资金大举流入新标的的局面形成明显反差。
就以上273只融券新标的来看,截至2月19日,融券余量不为零的证券仅为102只,占比约为37%。换句话说,目前只有三分之一融券新标的具有融券仓位。同时,这些新标的融券规模也少得可怜。截至2月19日,102只融券新标的融券余量只有276万股,融券余额仅为4267万元,与同期多达数十亿元的融资规模比较,简直是星火之于烈焰。
因此,对于融券新标的而言,一券难求现象十分明显。对于那些想趁扩容进行融券的投资者来说,焦躁心情在所难免,因为融不到券是常有的事。
某券商人士指出,证券公司提供哪些融券品种,都有一套信用交易流程,只有满足其风险控制要求的融券标的,才向投资者提供融券服务,尽管融券标的数量扩容,但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实际上不提供某些新标的的融券服务。
此外,由于转融券并未开通,即便提供了融券服务,券商手中可以融出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从理论上说,券商可以从二级市场上买券,然后再将其融给投资者,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可行。
某投资人士认为,券商从二级市场上买券再融给投资者,实际上相当于券商在进行自营交易,这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二级市场波动风险,而事实上融券收益很难弥补这一波动风险,因此采用传统模式的中小券商,几乎没有愿意这样干的。
不过,并非没有例外存在。该投资人士进一步指出,对于少数大券商来说,在采取套保情形下,其融券意愿其实可以被激发,因为大券商可在二级市场买入融券新标的,通过套保锁定风险,而后再将其融给投资者,从中获取融券利息和佣金收益。
浮亏会否打压融券热情
融券如此不易,能够成功融到券,就真的是好事情吗?未必!就目前融券余量不为零的102只融券新标的来说,多数股票1月31日以来持续上涨,只有少数股票出现下跌,从而促使多数融到券的投资者陷入浮亏的窘境,而仅有少数融券投资者获得了浮盈的喜悦。
初步测算显示,以上102只融券新标的1月31日以来平均上涨5.58%,假设其目前4267亿元融券仓位都是在上涨中点介入的话,目前102只融券新标的已让融券投资者遭遇119万元浮亏。
例如,华谊兄弟和丽珠集团1月31日以来分别飙升34.19%和32.74%,让同期参与融券的投资者遭遇了幅度不小的损失。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古井贡酒和华夏幸福1月31日以来分别累计下挫10.51%和10.08%,让参与融券的投资者小赚了一把。
某研究人士指出,参与新标的融券的投资者普遍遭遇浮亏,让不同投资者面临不同的选择,对于资金规模较小的投资者,在持续逼空局面下,很多会倾向于砍仓以控制损失幅度,而少数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则有可能坚定持有甚至增仓,因为这部分投资者具有承受损失的能力。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融券新标的持续上涨局面下,实力雄厚且坚定持有的投资者可能只是特例,因为目前大部分参与融券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奉行短线思维,亏一点就平仓,而后进行频繁交易。例如,1月31日以来中国水电持续上涨,促使其前期融券卖出的124万股全部平仓,导致其最新融券余量为零,就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以上观点。
此外,目前融券新标的普遍让投资者遭遇浮亏,可能会对潜在融券投资者的心态产生影响,一些原本准备参与融券的投资者可能出现动摇。
某投资人士指出,一些想走捷径的投资者,喜欢跟风炒作,有可能因为目前融券交易投资者普遍浮亏而止步不前,但对于那些真正了解融券标的基本面的投资者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这部分投资者是否参与融券主要基于两个标准:第一是对于市场方向判断,第二是对于股票是否涨过头的把握。如果投资者判断未来市场可能下行,当然倾向于融券;同时,在投资者认为某些股票涨过头的情况下,也可能采取融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