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春节难逃钱包变瘪 网罗各国省钱妙招

2013年02月15日 14: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个春节,你可以不串门、不参加聚会,也可以不逛街,不送礼,但有一件事,你想逃都逃不掉,那就是:花钱。不算不知道,把春节这六七天的小账本盘点一下,这莫名其妙的就花掉很多钱,都干嘛了呢……

  是啊,一不留神,大把的钞票就从手指缝间悄悄地溜走了,不说“花钱如流水”吧,最起码大多数人的钱包都瘪下去不少。那咱们今天的话题呢,就说说假日里花钱那点事儿。

  去年龙年春节期间,世界奢侈品协会就发布过一项统计,欧洲奢侈品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成多,中国人消费额占全部的六成,是最具购买力的群体。同时,光北京,旅游总收入就达到34亿,是历史新高。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今年的数字应该还没统计出来,不过旅游、购物这两项的花费,一定少不了。放眼全球,国外的朋友过年过节的,花销大不大?大家都把钱用在哪里了?有没有“捂紧钱包”的攻略?先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说起。

  澳洲特约观察员刘珏:在澳大利亚最大的节日莫过于圣诞节,挨家挨户都得送礼物,并且还要把礼物包起来送,送礼物要在什么时候买,澳洲人特别的慢,不到最后一时刻他不出手。澳大利亚消费最热的一天是12月24号,当天晚上各大商场会营业到凌晨,你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会赶在前一天去购物,前一天购物很多商店也是大打折、大促销,但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人抱怨说自己的钱不够花。

  澳大利亚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年薪,大多在3万到10万澳元左右,也就是20万到60万人民币。听上去还挺多的,为什么还是不够花? 据说当地人其实都不善于存钱,基本是随挣随花,就是我们所说的“月光族”。所以,为了让大家有钱去买礼物,很多公司还得赶在过节前提早发工资。

  刘珏:澳大利亚国家的人跟中国老百姓不太一样,不太擅长攒钱,平日生活在借贷当中,只会划很多信用,也会有房贷,也会买车,但是你跟他说你存了多少钱,他可能说没存多少钱,如果下周不开工资,可能下个月就没有钱生活了。所以节日花钱大家就是等着这个月发工资了赶紧去花钱,很多公司都提前给大家发工资,担心大家没有钱买礼物。

  日本人给人的印象总是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听周围的朋友说,因为这几年经济不景气,更多日本人比较钟情于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休闲方式。但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也会争先恐后地排长队去抢购大红的“福袋”,爱美的女性还会为美容大掏腰包。

  日本特约观察员黄学清:元旦是日本一年中最长的假期,12月和1月也是日本的消费高峰。比如12月要为参加年会、圣诞节、元旦准备,是一年中支出增加最多的月份。从消费的商品来看,12月比平时增加消费最多是年糕、螃蟹和捐款。日本过了圣诞节之后才正式开始冬季减价。从1月1号开始,各个商店还会摆出大红的福袋,里面装着特别优惠的商品,有些顾客为了抢购到人气高的商店福袋,天刚亮就去门口排队了。长时间的休假也为那些平时没时间上网的人提供了网络购物的时间,网上商店街的销售额从1月1号开始增加了一成。

  聚餐、准备礼物,准备年夜饭、旅费和购物是日本过新年最主要的支出。另外元旦之后,吸引不少女性消费的行业就是美容业,根据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正月里胖了的女性超过50%,很多美容店和温泉这时候会打出减肥的广告,90%以上的女性会到这些地方去消费。

  美国人:

  美国人比较爱给自己定目标,这几年排在最前面的三项——戒烟、减肥、少花钱。看来,不管赚多赚少,怎么花钱、或者说怎么省钱,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圣诞节了,过节时钱都花在哪些方面,有没有省钱的妙招呢?

  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庞哲:美国人爱花钱,节日就更爱花钱,特别是感恩节和圣诞节,花钱买礼物就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花钱的数量往往在这个时候会创出平时生活中不可想象的记录。传统和文化上这些节日一定要送礼物,所以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怎样花钱买到合适的礼物反而成了一件压力非常大并且非常恐惧的事情。家长们会在距离节日很久就开始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刚刚开始流行的哪些热门玩具,无论有多贵都会成为家长们的抢手货。

  另外,在有减价促销的时候,商店门前消费者安营扎寨夜排长龙,生怕买不到计划中的商品的现象。也正是这种节日购物热情使很多美国人会背债,接下来几个月就要省吃俭用偿还债务,也有消费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会在很久之前开始认真的计划、四处比价,以便能够买到最便宜、最理想的节日礼品。

  过年过节,开心花点钱,买点年货,旅个游,逛个街,出点压岁钱,这些都挺好。至于花多花少,要看个人的能力,实事求是、量入为出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