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厦门翔安区新圩镇上宅村村民许勇(化名)一家却高兴不起来:“去年将全部积蓄50多万元拿去放贷,每月可以拿到7500元利息,没想到对方做生意亏损,卷款跑路了。”
债务人叫叶水世,在新圩镇是个名人,16岁就开始做生意,白手起家,20多岁就有了上千万资产。2011年,他以10多亿元的价格买下145亿元的不良资产,在当地引起轰动。
许勇说:“叶水世平时为人不错,生意做得很大,长期以来,他以月利2.5~3分的价格向周边村民借款,以前都能按时偿还本息,大家都很信任他,周边一些村镇的村民甚至将征地补偿款拿到他那里放贷。”
2012年10月中旬,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叶水世携款出逃,不知去向。据当地村民的说法,叶水世未偿还的民间借贷金额在8亿元以上。
福建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信息显示,近年来,在民间融资需求旺盛背景下,受高利驱动,民间借贷热潮方兴未艾,由此引发的借贷民事纠纷、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放贷等案件呈现多发态势。
民间融资出现“砍头利息”
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一处高档商品房楼盘“翰城国际”近日正面临“烂尾”风险。在已经完成主体工程90%的情况下,因资金链断裂,工程停工,开发商交房已逾期近两年。“翰城国际”开发商系福建海富房地产开发公司,据福州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1月起,海富房地产公司控股股东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陆续向福州中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上亿元。
该负责人说:“因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发商特别是中小开发商向银行融资困难。包括海富房地产公司在内的一些开发商转而通过民间融资,向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借高利贷。这些借款在合同上多体现为个人之间的普通借贷,而实际上均为担保公司在运作,这些担保公司以高额利息吸收民间资金,再以更高利息放贷给急需用款的企业和个人。”
据介绍,这些民间借贷合同约定利率绝大多数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基准利率4倍的利息,最低月利率3分,最高月利率达0.1元,甚至出借方还预先扣收一定期间的借款利息,即所谓的“砍头利息”。
民间借贷纠纷案居高不下
福建省高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3年来,全省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年均增长22%以上,全省法院2012年受理民间借贷纠纷49741件,位居民事案件收案第一。”
据了解,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类型除表现为普通民事借贷纠纷外,还涉及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高利转贷等犯罪。
福建法院、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指出,民间金融市场活跃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民间资金充裕但投资渠道狭窄,投资者受高额利息诱惑,忽视了民间金融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银根紧缩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以高额利息吸收民间资金;同时,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以高出银行存款利率的回报率吸收民间资金或“搬移”银行存款,大肆介入民间高利贷操作,高息放贷赚取利差。
民间金融市场须强化监管
相关专家指出,近年来日渐多发的“高利贷崩盘”“债务人卷款外逃”等案件,受害者人数众多,金额巨大,凸显民间金融市场监管亟待完善。
福建省高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之外,具有自发性、隐蔽性、普遍性的特点,难以预知、预警,因此,提倡、鼓励民间借贷合同鉴证(即登记)制度。”
强化对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信息系统,采取措施规范融资行为,从源头上防止银行贷款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开展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特殊金融机构的专项清理整顿活动,坚决取缔超经营范围从事民间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规行为的担保公司、典当行,排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