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三年债市信用风险爆发是大概率事件
在上周五巨幅下跌23.26%之后,“11超日债”本周开始出现震荡之势,显示了市场资金在这一品种上的博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一些 债券基金经理并不打算参与这一博弈,同时大多业内同行并未持有“11超日债”,个别持有也仅在资产组合中占很小比例,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以来这些 基金公司就严防踏足光伏、 化工 等一些产能过剩,现金流恶化的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影子 银行 ”逐步规范,将使得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增大,未来两三年信用风险的爆发是大概率事件。
基金弃超日债而去
“我们公司肯定是不会碰这种债券的,一是行业风险正在大规模显现,几乎没有个体能够逃脱,二是这家公司有不诚信的纪录,在发债前后业绩大变脸。但凡遇到这种发债主体,我们不需要调研就可以把它们排除在核心的投资池之外了。”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尽管发行时“11超日债”被评级机构给予了“AA”的信用评级,但作为职业投资机构,尤其是去年以来企业债等信用品种发行大举扩容背景下,公司还是更相信自身的评级体系,而建立、完善内部评级系统也是固定收益部门前年以来延续至今的工作重点。
一位年轻的 债基经理称,“我估计还是有一部分机构持有的,因为去年中低等级信用债从年头涨到年尾,票面 利率又不低,交投还比较活跃。只是可能违约的风险暴露之后,大部分机构在它一复牌之后就跑掉了。”他也表示,虽然ST超日目前情况有“烂摊子”之嫌,但形势也不好过早判定,如去年上半年的山东海龙,短融违约已是箭在弦上,最后还是有关方面出来兜了底。
对此,另一位债基经理并不认同。他表示,“海龙毕竟还有国资背景,ST超日就是一民企,真难说谁来给它兜底。3月7日11超日债支付利息日就要到了, 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超日债很可能暂停上市,如果想博一把的确要冒很大风险。”
信用风险爆发概率大
“去年玩了一年的信用债尤其是中低资质的信用债,今年我们一定要反思一下,投资逻辑有没有变化,大环境还支不支持这样的行情?”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同时也是一位中长期业绩优秀的债基经理,近期在其公司 2013年度策略会议上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影子银行”的扩张在降低货币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将“倒逼”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 利率市场化和监管层对于“影子银行”逐步规范,将使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增大。
他进一步表示,“早在去年甚至前年底,我们就开始谈警惕信用事件,但这样的冲击迟迟不来。从2013年开始,接下来的两三年中,信用风险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我们应该多去关注其他品种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