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元,这是金融业界对当下国内“影子银行”的估算数值。在2012年新增的3万亿社会融资总量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已经成为缔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股重要力量,同时,业界也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心怀恐慌。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说,中国金融未来5年最大的风险在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更有众多专家学者坦言,目前中国市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严重低估,而监管的缺失,将成为这一“疯狂增长的毒瘤”风险暴露的原因之一。“影子银行”眼下似乎已经变成接近黑色的恐怖词汇。究竟影子银行的风险有多大?业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正浓。
正方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周小川:
“影子银行”多在监管下
在去年十八大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确会存在影子银行,但中国的影子银行多在监管之下,而不像有些国家那样完全脱离了监管。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是可控的。
周小川表示,与在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和问题都要小得多。银行是承担风险的,也是经营风险的,风险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转移,“影子银行”的产生也成为必然。
“但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多数在监管之下。对当前的情况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周小川表示。
实际上,一些在国外脱离监管的领域,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其中就包括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一些当下热议风险的领域。不过,周小川表示,即便如此,监管部门也要保持高度警惕,在鼓励金融业务多元化的同时,对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和有效的监管。
上海证券:
“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低
“影子银行”的风险有多大?一些证券投资的研究机构可能会告诉客户: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被业内人士无限放大,它的确存在风险,但并不足以掀起轩然大波。上海证券就持这样的观点。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影子银行的风险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巨大,虽然可能存在零星的流动性违约风险,但总体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报告表示,从融资渠道看,虽然“影子银行”融资渠道相对没有银行表内资产拥有严格的审核手续及坏账拨备,但并不等于就完全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委托及信托贷款的涉及范围有限,规模虽大但并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
“目前,在影子银行占比靠前的几大渠道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比率目前普遍高达80%至100%,所以风险基本可控。”不过,上海证券也同时认为,随着经济中长期内持续走入下降通道的转型过程,局部的流动性风险,如地方政府债务等,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巴曙松:
“影子银行”风险被夸大
知名学者巴曙松对影子银行风险的看法是:被夸大了。这位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的学者认为,当下不少人对影子银行存在误读,影子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其范围和风险都不应被夸大。
他认为,当下业界对影子银行的误读,不仅局限于在概念上的分歧,更是影子银行的性质及用途。
“现在讨论影子银行风险、负面冲击已经非常充分。但从整个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优化趋势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它积极的作用。”巴曙松认为,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绝大部分都流入到实体经济,填补了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满足不了的融资功能。
“透明度的问题很重要。”巴曙松直言,透明度信息发布以后,专业化评论、客观的分析就非常重要,“目前的影子银行不应盲目夸大。”
反方
五年内的最大金融风险
肖钢:
影子银行将是五年内最大风险
要问今后5年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会说,“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而“中国式”也正表明了影子银行在中国将被重新定义。国际上所指银行贷款证券化等在监管范围之外的影子银行,在中国被定义为除银行信贷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比如信托、银行理财。
“中国的影子银行会给金融市场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代资本市场的风险相连。”肖钢直言不讳,大多数理财产品期限不到一年,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市场突然出现资金短缺,这种击鼓传花就无法继续,很可能触动流动性危机。
“目前银行发行的以‘资金池’运作的理财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当投资者失去信心,减少购买或者撤出理财产品时,热潮就结束了。”肖钢表示,尽管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率在0.9%的低位,但潜在的风险比正式数据要大,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负债严重的借款人遭遇现金流困难或违约,银行体系也将受到压力。
易宪容:
影子银行正在“野蛮生长”
面对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这种实质上是“过度信用扩张”的金融模式,不仅监管部门无法监管,甚至无法计算危机何时到来。
“当前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之所以没有暴露出来,主要基于两个前提。”易宪容总结道,一是已经持续上涨了十年的住房价格。“只要房价上升,房地产暴利就能持续,不仅高成本、高杠杆率期限严重错配的资金会源源不断地再流入房地产市场,而已经流入的影子银行的融资风险也不会暴露出来。”二是欧美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低成本的融资环境不会变化,住房投资炒作者还会继续进入市场。
令他担忧的是,这两个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房地产行业是影子银行投向最多的领域之一,但这一切可能将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改变。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政府的民生政策,都会使国内住房价格向下调整。
“多种信号预示欧美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其退出会有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还要快。一旦市场情绪急转直下,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会在瞬间发作。”易宪容分析道。
叶檀:
影子银行存在信用失控的巨大风险
说起影子银行,知名经济评论家叶檀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化不完全的产物,它既是金融业市场化的体现,但也存在着信用失控的巨大风险。
“宏观调控从宽松走向紧缩时,企业为防止破产、地方政府为防止工程烂尾,大量利用非贷款融资形式,导致影子银行规模的庞大。”叶檀分析说,没有影子银行,就没有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影子银行,也就不可能有近两年高速的投资增长。
影子银行的作用举足轻重,盘子也相应扩大,但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叶檀直言,影子银行存在两大风险,其一是欺诈风险,这从银行职员私售理财品就可以得出,这是低水平、低信用的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特别容易在金融市场中找到缝隙。其二则是金融风险,信用评级的失灵、产品期限错配、终端控制不严等问题均可导致金融风险。
“遗憾的是,风险极大的影子银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叶檀认为,承认影子银行的存在,才能推进影子银行的监管,中国的金融业才能市场化,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影子银行约束体系,防止进入以往的影子银行低水平循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