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2013年1月新发基金达到39只,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占主流,股票型基金达到10只。基金公司透露,自去年12月以来,虽然股市上涨约400点,但是股票型基金的营销情况并未随着股市恢复,股基经理在路演时感觉基民热度尚未起来,一些老基金因为净值恢复反而出现赎回。
数量远高于往年
根据金牛理财网的数据,2013年1月,新发基金达到39只,是过去三年每年1月份发行基金数量的总和,也是自2009年来1月发行基金数量最多的一年。
从基金类型来看,固定收益型基金仍然占主流。39只新发基金中,有一半是债券型基金(包括理财债基),而股票型基金仅有10只(不包括股票型QDII和ETF联接基金)。其中,已经结束募集的10只新发基金有8只理财债基,1只货基和1只纯债基金。数据显示,仅这10只基金的吸金量就超过420亿元,平均发行规模达到42亿元。即使是QDII型债基,也受到热烈追捧。
业内人士认为,新发基金数量远高于往年,主要原因是2012年底基金审批大提速。根据证监会数据,去年仅11月份获批的基金达到惊人的62只。而根据募集公告,2013年1月绝大部分新发基金获批于去年11月和12月。由此可见,通道制下获批的基金尚未进来,但是审批提速带来的竞争已然形成。
股基热度不高
自去年12月4日以来沪指上涨约400点,多家基金经理此前表示,此番上涨动力来源于投资者对改革和经济的信心,且2013年股市机会明显大于债市。然而,这一信心并没有在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和营销上得到体现。
目前,39只新发基金中的10只股基均尚未结束募集。有基金公司透露,从销售端看还没有明显感觉到股市的回暖。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正在发行的一只新股基目标规模为5亿元,目前募集到3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透露,在路演中仍然感觉到基民仍然比较谨慎,对股基的“热情并未起来”。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认为,现在的市场还谈不上反转,想要反转需要有新的利好,目前只能等待三个时点,一是春节之前看流动性情况,二是两会时看政策,三是年报之时看行情。
除了基民的谨慎,渠道尚未发力也是重要原因。某银行系基金相关人士透露,主要还是由于银行等代销渠道力量较小。此外,某知情人士透露,或许是由于2012年末基金发行“冲规模”后,1月份难以调动帮忙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老股基的申购也不容乐观。虽然根据Wind数据,自去年12月初至今,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单位复权平均净值增长超过17%,但是根据中证报记者对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的基金公司的调查,部分老基金已经出现了赎回潮。一些净值在面值上下的基金,因为投资者解套而被赎回。不多的亮点集中在一些“绩优生”身上,去年业绩优秀,且业绩持续性较好的股票型基金则出现了净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