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数次多空争夺之后,上周末沪指冲高回落失守2300点,让投资者再次预测调整将至。然而,28日沪指强势单边上涨2.41%,29日尾盘快速拉升,再涨0.53%,报收2358.98点,又一次完美演绎假摔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沪指大涨的背后,银行股又一次成为了功臣。28日两市16只银行股再度迎来飙升,为沪指收复2300点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9日,银行股继续上涨。其中,在机构和游资的力捧下,平安银行28日再度涨停,并创出2010年4月以来新高,29日再涨1.47%。
“从银行板块估值较低的角度来看,目前银行股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海通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陈瑞明29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银行股后期走势是跟随市场的注意力而变化,如果市场转而关注银行的不良资产等问题,则很可能出现下跌走势。板块累计上涨40%
实际上,自这轮以银行股主导的行情开始以来,银行板块已经累计上涨40%。16只银行股的总市值也从54747亿元增长至66433亿元。其中,前期行情银行股中以民生银行最为抢眼,自2012年12月4日至29日,其最高涨幅达62.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平安银行在前期表现并不如其他银行股,但1月10日以后的连续爆发,让其在银行股中后来居上。
截至导报记者发稿,自2012年12月4日至昨(29)日,平安银行以累计涨幅近73%位居板块第一,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累计涨幅也很大。
此外,宁波银行、浦发银行累计涨幅超50%,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累计涨幅超40%。QFII减持范围扩大
“众所周知,在此轮反弹行情到来之前,QFII早已潜伏建仓金融股。”陈瑞明分析称,经过近两个月400点的反弹,QFII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抛售兑现利润的情况也开始显山露水。
数据显示,东方证券的QFII大本营东方资财在1月份大宗交易平台抛售银行股总计18起,累计成交1996万股,合计成交金额达1.54亿元。据导报记者了解,东方资财的QFII账户交易中,花旗(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占到近七成,可见美国顶尖的金融机构已开始抛售银行股。
在银行股持续走高多次拯救大盘之际,外资减持银行股的范围也在扩大。28日,高盛被曝再次出售在香港上市的工商银行H股,套现约10亿美元,涉及13.4亿股。
导报记者了解到,高盛最早入股工商银行是在2006年4月。当时工商银行在香港IPO,高盛投资团的3家投资方与工行签订入股协议,以295亿元港币买入工行10%的股份。在入股3年后,高盛于2009年6月首次减持工行,沽出了禁售协议中所允许减持的所有股份,价值148亿元港币。此后高盛每年都会有一次大规模减持工行股票的行动,2010年10月以每股5.74元港币减持30.41亿股,套现174.56亿元港币,2011年11月以每股4.88元港币减持17.52亿股,套现85.5亿元港币。
实际上,高盛自2006年入股工行后已多次减持,由于去年其持股已经降至5%的申报水平之下,其之后的减持自然更显神秘,高盛是否还继续持有工行股票则不得而知。阶段追高有风险
在平安银行涨停、高盛被曝减持之后,银行股的行情也已由此前的增持逐渐演变为接力跑。
深交所公开数据显示,28日的涨停让平安银行登上了久违的龙虎榜,而平安银行此前一次登上龙虎榜的时间要追溯到2010年9月17日。
28日数据显示,鼎鼎大名的“涨停板敢死队”国泰君安单元现身平安银行,成为当日平安银行的第一大买家,共买入1.26亿元。而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卖出方席位第一名为“机构专用”,28日单向卖出1.32亿元。
“众所周知,游资操作策略机动灵活,遭其爆炒的个股也往往伴随着股价迅速回落,风险不可小觑。”陈瑞明对导报记者表示,机构席位出现巨额卖出以及游资的大举介入透露了资金性质的变化,在银行股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应注意阶段性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