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证监会火速澄清IPO即将开闸谣言

2013年01月25日 08:42   来源:中证网   

  昨日有传闻称A股IPO即将开闸,间接造成盘中大盘出现剧烈震荡,一度下挫逾30点。昨日盘后证监会火速辟谣,表示IPO财务大检查将持续到3月底。也就是说,在3月底之前,证监会都不会进行新的IPO项目审批过会。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

  IPO短期内不会重启

  有券商人士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即将开闸的消息毫无根据,也说不通。因为证监会近期刚刚开始启动IPO在审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检查短时间不会结束,所以IPO更不可能在近期就重新启动。”

  证监会近日启动首次公开发行在审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要求中介机构和企业进行自查,之后由证监会抽查,以遏制财务造假。这被市场解读为很多新股制度政策还在陆续酝酿过程中,所以短时间内IPO不会开闸。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企业2012年度的财务报告才刚刚开始陆续披露,现在正是企业递交年报数据的高峰期,证监会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期开闸放行IPO。“预计IPO起码要到二季度才会开始逐步放行,因为在3月底之前,证监会要进行财务检查。而4月份,企业又要逐渐发布2013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有些企业也需要递交一些补充材料,所以IPO还会往后推一段时间。”

  安信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张德良也认为,IPO最终要开闸的,因为这个不可能停掉,但是时间上可能稍稍会有推迟是正常的。目前各方面很多新的制度安排还没有安排到位,所以短时间内IPO还不会出来。

  2013年或将出现

  IPO终止审查狂潮

  为了疏通882家新股“堰塞湖”,证监会也已经开始了行动。证监会最新公布的IPO申报企业信息显示,仅在1月7日-1月13日的短短一个星期之中,就有6家企业的IPO申请被终止审查。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A股共有68家拟上市公司的IPO申请被终止审查。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初的一个星期内就有6家公司终止审查,而待核查的还有800余家公司,或许预示着未来将有“终止审查潮”的出现,可能会有约300家企业逐步退出IPO的待审队伍中。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也公开表示,2013年证监会将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修订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管理办法等规则,继续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同时,开展对首发在审公司财务专项检查工作,依法严惩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以及帮助发行人过度包装、合谋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证监会此次财务专项核查分为自查、复核和抽查三个部分,将耗时5个月以上。具体而言,今年1月至3月为自查阶段,以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为主,对企业报告期内全部财务状况进行自查。4月至5月为复核阶段,由证监会审核部门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预审员还要结合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反馈,发现有该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此后,证监会还将抽调系统内100多位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形式的重点抽查。

  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看来,要缓解IPO重启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关键还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把提高包括监管质量、交易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上市公司质量等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才能确保市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新闻链接

  证监会就业绩变脸再开罚单

  国信证券二度受罚

  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消息显示,由于所保荐项目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被出示监管警示函,相关保荐代表人亦被采取监管措施。

  经证监会调查,隆基股份于2012年4月10日刊登招股说明书,4月11日上市。上市后的一季报显示,隆基股份201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0.59%。康达新材于2012年3月30日刊登招股说明书,4月13日刊登上市公告书。上市公告书显示,康达新材2012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9.27%。

  证监会称,上述两个案例中,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在提交会后重大事项时未如实说明相关情况,发行人亦未在招股过程中作相应补充公告。

  为此,证监会对隆基股份、康达新材分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两家公司的保荐机构国信证券、光大证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隆基股份的保荐代表人王延翔、曲文波采取了12个月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的监管措施,对康达新材的保荐代表人张曙华、王苏华采取了3个月不受理的监管措施。

  这是今年以来国信证券第二次因为所保荐项目出现“业绩变脸”而被出示警示函。而且,其保荐代表人业务被暂停12个月也是近期证监会针对“业绩变脸”开出的最严厉罚单。(来源:上海商报)


(责任编辑:华青剑)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