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对于购买万科B股的股民而言是值得庆祝的一日,在等待了近一个月的停牌煎熬后,万科终于公布对了B转H股的方案,复牌后的万科B犹如蛟龙升天以涨停报收。自中集集团成功实现B转H后,越来越多的B股企业开始效仿。这令B股这块时常被遗忘的干涸之田再度受到了资金的润泽。然而,B股问题始终需要解决,B股的出路不能仅依靠转H股一种方法,业内人士认为B股的退出应该更加多元化,市场对B股的投资也应该渐趋理性。
麦田守望者
在2002年便进入B股的蒋先生虽然不是最早一批淘金B股的投资者,但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谈到他的B股炒股经时,已是百感交集。
2002年,蒋先生从美国回国,正逢国内B股因允许国内投资者入市的“疯涨期”,手头有些许美元的蒋先生便按捺不住了,怀揣着满腹雄心投入到了B股市场。然而,在开户当日,蒋先生怎样也没有想到,自认为投资能力不错的他会被B股“耍”得团团转,他的全部资金都被套牢了。
“倒霉”的蒋先生入市之后便迎来了外汇的严格管控,这使得疯狂一时的B股迅速重归沉寂,B股改革也因此停滞。回忆起这段时光,蒋先生称如同被“判了死缓”,政策不确定、融资能力缺失和市场定位模糊,将B股市场打入了“资金冷宫”。
“每当身边的朋友谈及自己如何在A股赚钱了,我就很懊悔,2006年,在太太‘严厉逼迫’下,我抛掉了手中的B股。”蒋先生用自嘲的语气向记者坦露,“大概我和B股天生就有种不解的缘分吧,在2007年A股大涨时,我看到B股如此便宜,又购买了B股股票。”
时隔一年再度杀回B股,蒋先生又经历了2008年A、B股大暴跌的惨痛,“我记得当时我手头有一只东电B,跌得都不到1美元了。”蒋先生感叹道。但这一次蒋先生并没有轻易放弃,凭着一股倔劲和B股一杠就杠上了五年。而这一次蒋先生将“赌注”压在了B股转板上。“我认为B股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只要我的股票有一两只能够成功转板,那么我这十年的B股投资就没白辛苦。”
2011年8月9日对蒋先生而言意义重大,当日他以8.70美元的价格买入了万科B。“我本以为这又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但一年后,市场终于传来了转板的消息。”在经历了十年的坎坷投资后,幸运女神的天平终于倾向了蒋先生,他惊喜地发现手中除了万科B之外,还握着不少东电B的股票,而这只曾经套得他苦不堪言的股票正在酝酿B转A,并很可能开创B股转A股的先例,对彻底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改革路渐宽
回顾十多年的B股投资经历,蒋先生称自己可谓是“见证了历史”,“这些年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1∶8跌到了1∶6.2,这对于炒B股的投资者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我认为已经缺乏赚钱效应和融资效应的B股,从中国资本市场上消失是迟早的事情,很多股票目前都没有确定的退出方案,一直耗在其中损失的还是投资者自己的钱。”
B股市场成立于1992年,其初衷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吸引外资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2月后,B股市场开始向国内个人投资者开放。
从市场角度来看,B股市场的历史累计回报与A股市场相近,但其市场波动性略微偏高,整体估值水平和换手率明显低于A股市场。在众多如蒋先生那样的投资者看来,B股正是这样“又便宜但又难以把握节奏”。
随着管理层的重视,以及资本市场创新发展,B股改革的道路也被逐步拓宽。继中集集团、万科纷纷宣布实施B转H,上柴B成功谋划B股回购之后,自去年11月下旬便开始停牌的东电B股也开始筹划B转A股事项。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近日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东电B股转板A股,其中介方正是中金公司。据悉,摆在东电B面前的转板方案有“两条路”,一种是直接向B股股东增发A股,以换取其手中的B股,并同时提供现金选择权,而另一种则是采用吸收私有化B股后重新申请A股上市。而东电B的方案可能更倾向于第一种。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东电B的转板方案已经受到监管层的重视,并试图将其作为范本。”
“如果东电B股成功转板A股,B股改革又将多了一条道路。”上海一位同时拥有A、B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人士向《国际金融报》指出,“这对于管理层以及其他企业而言,在考虑B股问题时,又多了一种选择,进而可以加快B股改革的整体进程。”
方案需贴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B股转板通道开通之后,B股公司在选择H股还是A股作为其“目的地”的问题上,又遇到了难题。业内人士认为,这除了要考虑公司自身的条件外,还要根据不同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发展前景。总之,转板方案不能盲目效仿,还应该“量身定制”。
就B股转H股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这对于蓝筹股来说,是可行的解决方式。香港市场喜欢蓝筹股,H股市场里蓝筹股的估值水平比A股高,但香港市场对小市值的股票没有兴趣。
就B股转A股而言,中金公司研究员常宇亮认为,“纯B股公司有望借鉴B转H的经验以转换为A股,而对于同时拥有A股和B股股份的公司来说,转至A股可能较为棘手。”
同时,常宇亮还提出了私有化和退市方案,“这样的操作虽然理论上存在可行性,但中期来看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另外,他还提出,作为B股控股股东的H股上市公司,可以收购相应B股股份,从而以关联方交易的方式解决B股问题,而H股公司也可以作为收购方受益于B股相对于其他离岸市场上市的可比公司间明显的估值折价。
无论是B股转H股还是B股转A股都不是解决B股的惟一方案,业内人士称,解决B股问题应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创新能力,监管层也应该不拘一格地鼓励新方案的产生。此前,中鲁B董秘周烽便表示,解决B股问题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允许各种类型B股公司采取多元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