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陈志龙:三个10万亿考验银行

2013年01月25日 07:21   来源:国际金融报   陈志龙

  10多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10多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加按揭)贷款、10多万亿元低效率的“铁公基”固定资产贷款,已是中国经济的心腹之患

  《光明日报》近日一篇报道称,我国现运营的机场有180个,但火热的机场建设浪潮难掩机场运营之萧条,因为七成以上的机场陷入亏损。江苏13个省辖市9座机场有7家是亏损的,大量机场苟延残喘,沦落为当地沉重的财政负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修建机场,导致供需严重失调,每年财政补贴数亿元,并且这是个无底洞。

  机场建多了,客源吃不饱,自然就要动歪脑筋。盐城南洋机场开通了盐城至中国台湾、至韩国首尔的两条航线,这是南洋机场航距最远、票价最高的两条航线,航线自开通以来,大部分客源靠公务包机来“喂”。为达到“输血”目的,盐城各单位规定,到中国台湾、韩国考察,必须要经过盐城南洋机场,否则机票不予报销,这就导致了好多单位舍便宜票而求贵票。有的说是考察,其实就是公费旅游。盐城一家大企业高管直言,他去年一年两次被邀请去台湾考察,事实上没办成一件公事,“没事飞着玩”。因为市里有规定,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员工包机出行,轮流飞台湾和首尔,机场生意看似红火的假象背后有许多难言之急。

  地方热衷于投入大量资金建机场、建码头,归根到底,还是政绩观和形象工程意识在作祟。一些城市的道路、桥梁、隧道过几年都要炸掉重来,翻来覆去地推倒重来,基础设施上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惊人。许多城市终年就是一个大工地,付出了巨额资金和空气、噪音、粉尘的污染,惟一收获就是吹大了的GDP。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不仅表现为大规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同样表现为制造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钢铁行业因投资和产能巨大,对地方经济规模的“加分权重大”。经济周期向上时,都想“大干快上钢铁”项目。于是到处建钢铁厂,到如今5亿吨的需求对应10亿吨的产能。全球经济向好时,过剩产能可依靠低成本优势和外部市场来消化,靠退税维持赢利。而出口一收窄,国内需求一萎缩,“大家都来拼刺刀”,一吨钢的利润不如一盘小炒肉。以大练钢铁为标志的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导致资源环境难以承受。2011年全国总能耗折合标准煤34.8亿吨,占到全球总能耗的20.3%,但我们的GDP只有全世界10%,这两个数据是严重扭曲而错配的。铁矿石进口价格完全受制于人,铝材一半要进口,70%的铜材要进口……目前我们消耗的钢占了全世界的45%,煤炭占全世界的46%,水泥占到50%,石油天然气占到14%,这样下去,全世界的能源资源都给中国都不足以支撑未来20年的发展。

  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无所不在的重复建设,一个重要根源在于过度投资。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高速发展中,我们以高储蓄、低收入和低消费支撑起连续30年的超高投资率。当增加GDP成为检验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果时,单极的政策导向和自然禀赋、不期而至的全球化大潮,裹挟起巨大的吸纳能力掩盖了过剩产能的恶果,始作俑者不仅未受惩罚,反而受到激励。中国的过剩和全球的吸纳似乎构成了一种完美的共生,但这种组合维系的是极脆弱的平衡。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过度依赖一旦打破,终于,2008年的这场危机,在欧美一片救命声中,我们也开始品尝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传统产业中的钢铁、有色、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全面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也过剩,光伏产业吞金数千亿被关门打狗。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严肃指出,重复投资、产能过剩不仅影响效率、影响投资,如果发展下去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潜伏着金融风险,因此要把化解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而经历了持续的高增长和结构扭曲后,资源、能源、环境的掣肘和压力加大,投资规模和货币超发又必然拉升通胀水平,CPI失真,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在衰减,传统体制的惯性使转型难度加大,经济减速过程中高物价与低收入形影相伴,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悄然加大。

  大规模重复建设背后还有一个重要驱动力——财经信贷纪律松弛。2008年以来的反危机过程中,我们以五年40万亿的信贷洪峰保持了一个高速度,但也埋下苦果。10万亿的融资平台从2010年开始清理,“解包还原”,三年下来,不仅没有把规模压下来,反而膨胀到13万亿元,商业银行为了拆分及隐瞒不良贷款,通过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向散户投资人出售“有毒资产”,最近一连串的事件就一再印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10多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10多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加按揭)贷款、10多万亿元低效率的“铁公基”固定资产贷款,已是中国经济的心腹之患。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资产质量劣化加剧、负面因素叠加共振并不断强化,将使弱不禁风的中国银行业面临多重风险大考。


(责任编辑:慕玲玲)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