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从2013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2012年,中国保险业运行平稳,全年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产险保费同比增长15.4%;寿险保费同比增长2.4%。
从疲态略显的中国保险业来看,传统保险大户们似乎过上了“紧”日子。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去年产寿险新秀们则显出了勃勃的生机。其中,各地地方法人险企--“地方系”保险公司的崛起是个亮点,多家险企产险保费收入翻番。
地方险企发展迅猛
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以来,中国保监会陆续批复了利安人寿、东吴人寿、珠江人寿、吉祥人寿、前海人寿等多家“地方系”寿险公司的筹建。
上述“地方系”寿险公司不仅背靠地方主要大型企业,更主要的是,作为各地政府构建地方金融体系布局的“抓手”。
从“地方系”寿险公司的样本--利安人寿来看,该公司是2011年7月才获批成立,开业仅一年多时间,利安人寿已跻身江苏寿险业十强。数据显示,利安人寿2012年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为159%,这一增幅低于“银行系”的建信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保费增幅(同比增幅分别为358%和197%;),但远远高于“银行系”的交银康联、农银人寿(原嘉禾人寿)、中荷人寿、汇丰人寿等公司保费同比增幅(上述公司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54.8%、31%、18.6%、77.8%)。
日前,从利安人寿年度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2年业务收入突破14亿元(按新会计准则为12.96亿元),位居保费第一大省--江苏省内51家寿险公司第9位,全国68家寿险公司第39位,比开业一年位次前移了29位。
利安人寿副总裁蒋正忠在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预计2013年利安人寿保费将达到19亿元左右(比2012年增长近50%)。”
记者了解到,利安人寿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快速完成了地市机构和四级机构的布局,同时,股东优势和法人机构资源优势也对其业务发展形成较大推动力。
蒋正忠表示,目前利安人寿也在积极与相关网销机构商谈合作事宜,且公司已在短时间内搭建了自有网络平台,预计在2013年7月以后开始运行。此外,2013年7月以后,公司在省内运行满2年时间,将进一步加快在外省开始建分支机构的步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与部分“银行系”保险公司总裁座谈时获悉,“地方系”保险公司受地方政策推动,其在地方“盘子内”的机构布局要远远快于“银行系”保险公司。“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机构布局期间,内部沟通要经历复杂的过程。
此外,如在去年3月末才开业、去年6月才承保第一单业务的前海人寿正以迅猛扩张的态势搅动广东保险业格局,声称3年内就要完成在全国的布局,目前已经有8家分公司获准开业。截至2012年末,前海人寿实现2.7亿元的保费。尽管这一绝对值并不高,但其吸纳保费的能力不容小视。
多家地方财险公司保费翻番
记者了解到,与“地方系”寿险公司类似,“地方系”财险公司在2012年也实现了“大跃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地方系”财险公司的身上,都有一个很响亮的头衔--“第一家”,如泰山保险,是第一家注册地在山东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浙商财险,是第一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等。
2012年,产险保费同比增长15.4%,而“地方系”财险公司大多实现了保费翻番或者保费翻几番。如泰山财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737%;众诚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977%;锦泰财产去年实现保费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19%。
行业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对于地方法人险企的成立,浅白的理解是,可避免目前保险资金上缴区外总部而造成的地方资金流失。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地方法人险企开业后的两年内只能在注册地所在省开展业务,两年后根据相关情况逐步在外省开展业务。这是因为保险业以‘大数法则’为经营基础,要求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散。”
“但由于区域保险人才的稀缺性,地方法人险企的集中成立,势必会引发一场区域保险人才争夺战,以及可能存在的价格战。此外,可以预见,随着地方法人险企在当地的开花结果以及在外省的机构拓展,势必会加剧保险业的竞争激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