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新规实施83天 发行153只理财产品

2013年01月23日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李 文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新发理财产品数量比去年前10个月增40%

  券商资管实行备案制已经两个多月,由于可以大大缩短集合理财计划从设计到面市的周期,也很快得到业内的响应。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后,大集合产品发行时间可缩短一个月,小集合约可缩短两周时间。”

  从新发产品数量来看,新政实施以来(从2012年11月1日计算),截至昨日,券商资管共发行集合理财产品153只,仅83天时间,资管新发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前十个月增长了40%,新发的产品以债券型为主。另外,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已有13只产品备案,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创新型产品。

  83天发行153只产品

  发行时间大大缩短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新政实施以来(从2012年11月1日计算),截至昨日,券商资管共发行集合理财产品153只,债券型产品占比最大。具体来看,混合型产品37只、债券型产品70只、货币型产品41只、其他型产品3只,发行份额共计340亿份。而新政实施之前,从去年1月起算,截至10月底,券商共发行集合理财产品109只,发行份额660亿份。仅83天时间,资管新发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前十个月的总额增长了40%。

  具体来看,在资管新政实施的2012年11月,共有31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被推向市场,平均每天1个新产品面世。而这一速度还在不断提升,12月共有77个集合理财产品问世,这个数字为去年全年最高。新政实施以来,债券型产品的发行量占比最大。事实上,去年全年债券型产品的发行量较往年已经高出不少,截至去年10月底,债券型产品发行了30只。新政实施以来,共有70只债券型产品被推向市场,比股票型、货币型产品的发行量都要高。

  新发产品数量的迅速增长反映出备案制在市场效率方面的优势。资管新政实施以来,集合理财计划从行政审批制改为事前备案制,大大缩短了集合理财计划从设计到面市的周期。过去的审批流程可能耗时两三个月,经常错过最佳的产品募集或者建仓时间窗口。但是备案制下,券商设计成熟的产品就可以进入推广期,完成募资和验资之后,再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协会实施自律管理,而证监会则加以事后监管。

  “一般情况下,券商同一时间只能申报同一类型产品,从申报到正式批准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后,大集合产品发行时间可缩短一个月,小集合约可缩短两周时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资管产品的备案制也很快得到业内响应,去年10月19日新规出台后,一些原本处在证监会审批通道制中的集合计划也改为向协会备案,更多数的券商则直接按照备案制的要求开始设计和推广相关产品。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

  已有13只产品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业协会从21日起公示券商资管产品备案情况,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协会信息显示,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已有13只产品备案。这13个资管产品来自11家证券公司、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其中,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备案了3个产品,其余10家公司每家备案了1个产品。从时间上看,2012年12月7日完成备案的有3个产品,12月21日完成备案的有10个产品。

  这些产品中也不乏创新产品。例如,渤海证券发起设立的蓝海系列巴南改造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是业内首只对接信托产品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另外,国泰君安君得丰一号债券分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是一只创新型产品,“君得丰一号”是第一只采用分级方式运作管理的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存续期为一年,每半年打开申购赎回一次。据了解,产品分为优先级与次级两部分,构成比例为9:1。购买优先级的投资者,只要持有到期,无论产品最终投资业绩如何,都将获得年化4.6%的固定收益;而购买次级部分的投资者,则以自己的本金作为担保,通过杠杆效应,在保证优先级投资者资金收益安全的同时,换来获得高额回报的机会。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