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本报B2版《艺术品变现哪条路靠谱?》专题一见报,旋即引起了业界人士的热议。特别是报道中所提到的“艺术品鉴融平台”,更如一石投湖,生出涟漪无数。就“鉴融”本质上是融资妙招还是改头换面的收购花招、这一模式对艺术品市场发展具有什么正负影响、“谁鉴定评估,谁承担责任”能否真正实现、保底价是评估价的一半究竟合不合理等问题,业界专家们各有说法。文/图记者江粤军
正方
锦龙堂美术馆董事长周军超:“鉴融”有助艺术市场良性发展
我认为“鉴融”这样一条艺术品和金融市场对接的通道应大力推广。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要有一个巨大的支持才能平稳发展下去,“鉴融平台”恰恰让藏品也变得像基金、股票套现那么容易,有了这样的机构服务艺术品“玩家”,相信文化市场会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下去。
我们都知道,现在全国性的艺术品鉴定机构很多,得民心的却几乎为零。偌大一个中国,到底有没有眼光好、看得准的艺术品鉴定专家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是这些专家愿不愿意讲良心话、真心话。现在“鉴融平台”提出了谁负责鉴定谁担保真假,谁鉴定错了谁负责赔偿损失,有了这样一种约束,相信那些心怀鬼胎的伪专家会自觉地退出这个舞台,没有金刚钻他就不敢再揽瓷器活了。同时,鉴定古字画,有了科学仪器检测的辅助,在保真上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高仿技术太先进了,单靠肉眼很难辨别真假,甚至画家本人稍不在意都可能走眼将印刷品误认为自己的真迹。高仿技术害人不浅,科技检测可谓有效补充。
当然,作为专业的评估单位,在对作品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担保时保底价只为评估价的一半,我认为太少了。在我看来,以评估价的70%为抵押价比较合理。以我们为例,身边也常有朋友临急临忙要套现,我都会以7折的价钱放款给他们。譬如,一幅周彦生的四尺对开作品,两年前的市场价是10万元,我一般都会给7万元;如果朋友一年内不取走,这张作品我就自行处理了。很好玩的是,有时再过一年,朋友回来要以12万元的价钱取走。可见,好的艺术品,其增长速度是比一般的投资都要快得多。
其实,我以为,在合同期内不取走,按照作品市场价的70%收购,是笔挺划算的生意。不过,民间开办艺术品担保抵押机构,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鉴赏能力将风险控制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我的体验是,能看得懂的作品,我马上可以给你办理抵押手续兑付现金,所谓“一分钟变现”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作品,这个业务我就不接。这个行业不怕买贵的,就怕买假的。
所以,就“鉴融平台”而言,我百分之百认可,相信其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对鉴定界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反方
资深收藏家高翔:巧立名目忽悠人
在我看来,打着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的旗号进行所谓的“鉴融”,是巧立名目,忽悠的成分很大。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鉴融”中最要紧的一条是:“持宝人随时可凭鉴定器物与证书,到我们所指定的金融单位申请办理质押、贷款。”而这合作单位中,最主要的是两家典当行,可见是以“鉴融”之名行典当之实,进行艺术品收购,希图通过这样的包装,以低价收到真的、好的东西,赚取巨额利润。这是一种纯粹商业行为,绝不是为了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并无积极意义可言。
现在典当行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果他们直接用典当行作为名头,那不够冠冕堂皇,藏家们一般是不会去的。而冠以新鲜的“艺术品鉴融平台”之名,听起来多公正、公平,不明就里的藏家可能就会自动送上门去。
他们说“五百万以内的藏品,当场变现确定无疑”。我想这些藏品肯定是他们认为有巨大利润空间的东西。他们的鉴定水准如何我不清楚,但他们所收的肯定是很有把握的东西。譬如一套豪宅,市场价是两千万,你给他评估为五百万,他还肯卖给你,你不买吗?有些商品是有个市场标准的,大家都能把握得了,而艺术品本身门槛较高,鉴定起来不像金银、房产那样一目了然,并非人人都看得懂,他们利用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的这种认识差距来牟利,将两千万的东西说成五百万也大有可能。而且他们很明确表示保底价是评估价的折半,还要收取5%的担保费用,这个收费在一般的典当行是闻所未闻,更是稳赚的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比某些鉴宝专家的行为更赤裸裸。所以,要拆穿他们的把戏,提醒藏家们擦亮自己的眼睛,慎重选择,别上了当、吃了大亏还乐滋滋的。
由于艺术品的复杂性和价值的不易确定性,我认为,拍卖仍然是艺术品交易的一个最佳平台,是最能够体现公正、公平的变现渠道。当然,很重要的前提是,要选择有信誉的大拍卖公司。如果急于变现,也可以私下交易,或者找画廊。如果选择去典当行,那就要做好思想准备,有可能会蒙受不透明带来的巨大损失,因为精品与非精品的价值可能相差上百倍,像张大千的应酬之作,现在的价格也就十几二十几万元,而精品则可能要几千万元,差距太大了。但拍卖基本可以杜绝这种情况。因此,好东西送到有信誉的拍卖行上拍,才能最好地体现其价值,就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而言,只有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