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前投资者可提前挖掘新型城镇化等“两会”概念题材股
统计显示,中国股市在可统计的过去二十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在“两会”期间,大盘上涨14次,下跌了6次,上涨概率为70%。“两会行情”实际上缘于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政策利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大盘走势产生积极作用。从市场角度看,“两会”前通常会有主力资金打造出领涨板块,从而带领行情不断上行。
目前离“两会”召开时间越来越近,“两会行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统计显示,中国股市在可统计的年份里,在“两会”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中,大盘上涨概率均高于“两会”期间。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两会”召开前,投资者更应该提前深入挖掘两会概念的题材个股,如民生改革、新型城镇化等概念。
“两会”前后可波段买卖股票
中国股市在可统计的年份里,在“两会”期间涨多跌少。过去二十年(1992年到2011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在“两会”期间(3月初到3月中),大盘上涨14次,下跌了6次,上涨概率为70%。
中金公司的内部统计显示,中国股市自1997年以来,历届“两会”的前两周、会议当周,以及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大部分是上涨。
历史统计数据还显示,在“两会”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中,大盘上涨概率均高于“两会”期间。从2月到“两会”前,大盘上涨的概率超过了80%;而从“两会”闭幕到3月底,大盘上涨的概率为74%。照此情况,不选择“两会”期间而选择“两会”前购买,在“两会”期间逢高卖出;或者选择“两会”一结束就逢低买入,捂上一个月再卖出,或是明智之举。
“不可否认中国股市仍然处于政策市阶段,而历次股市的重大转机都在‘两会’期间或者后期形成。当前的股市就处于需要上层给予新定位,确定改革方向的关键点,我相信,这次‘两会’对于股市后期走向的意义不会低于2005年。”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这样来看待 “两会”对于股市的影响。
“两会”前关注主力资金动向
业内人士分析,“两会行情”实际上缘于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政策利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大盘走势产生积极作用。从货币政策上看,随着央行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目标从防通胀转向稳增长,对股市也将起到积极的影响。从市场角度看,“两会”前通常会有主力资金打造出领涨板块,从而带领行情不断上行。
回顾中国的股市,“两会”常常成为股市的转折点,这种转折点既有重大政策的出台,也蕴含着股市走向的变化。2005年温总理动情地讲自己每天都关心股市,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虽然“两会”后的股市仍然出现了惯性下跌,但随后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了牛市的基础。
2008年的“两会”让投资者感受到了全球经济所处的危机,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和暴跌的股市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危机。
2009年的“两会”,政府出台的多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使得经济增长回升,而股市也迎来大幅度的反弹。
投资建议:保障房概念被一致看好
历年“两会”民生问题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只不过每年关注的焦点都不同而已。2000年关注的焦点是教育改革、2001年到2003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是再就业、2005年是民工权益,最近两年关于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变成了保障房。
不出意外,保障房会是今年“两会”关注的大热点。多家券商分析报告中提到,考虑到上周地产股带水泥股率先突破,说明市场对此预期更强。从保障房受益的公司来看,两类公司最值得关注,首先,直接负责开发的城投类公司,如合肥城建、云南城投等;其次就是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类公司。
还有近期表现较好的农业、水利和环保板块,均为热门话题。不过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指出,此类题材的炒作不会像过去两年那么明显,建议今年“两会”对保障房题材多予关注。此外,“两会”政策中所涉主导产业里的上市公司,常常不是当年的大牛股,更不是“两会”行情里的明星股,这在以往屡见不鲜。而要调整的行业,却未必不上涨。比如最近两年地产股疯狂的表现,就和宏观政策要调整的效果不那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