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科书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正在征求意见,如果不出意外,此办法的正式实施,将结束国内教科书使用作品近乎于“免费”的状态,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净化国内版权环境,维护版权人的利益。
其实,长久以来,教科书所使用的美术、摄影作品并非一直就是免费的,准确地说,教科书要想使用相关的照片、图片也是要向作者支付报酬的。但付费却一直面临着不小的尴尬。
笔者在多次采访中了解到,教科书使用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量极大,往往一本小学的课本中,超过一半的篇幅和版面都是各种图片和照片,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教材出版社一年涉及到的图片和照片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因此,不少出版社为了赶时间,一般就是“先斩后奏”,先使用作品,而后向版权人支付相关费用。但这就带来不少问题:作者是否同意、版权费用如何计算、到底谁是版权人……
笔者了解到,不同于商业化的畅销书,教材因为带有教育下一代的性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被看做带有“公益”的色彩,所以不少画家、摄影家在未经容许的情况下被使用作品,尽管有时自己并不认同,但也迫于“您的作品将被更多孩子认知,将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舆论压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不少出版社因为先斩后奏,所以在报酬支付上也面临问题,比如这幅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谁,有些作品因为时间长远,所以根本无法确认具体的作者;有些作品虽然作者明确,但出版社根本找不到作者的地址。更有些出版社图省事,在明知作者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前提下,也不为作者支付相应报酬,等到作者找上门,才推脱原来没联系到。有摄影家向记者透露,即便是出版社找到作者并支付稿酬,那费用也少得可怜,一幅图片也就几十元,最多几百元。这使得不少作者懒得和出版社计较。
在笔者看来,此次《教科书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出台,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要遵守市场规律,使用他人版权,必须付费,而且要支付合理,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不论是何目的,都要受到惩罚。笔者还了解到,为配合美术摄影作品的合理使用,相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也已经开始行动,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也在为维护摄影家权益积极奔走。
笔者预计,教科书实现规范使用美术摄影作品,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教科书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出台,将开个好头,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就能越走越快。